伊泰的公司與其說是公司,倒不如說是一個小工作室,地方甚至比舒慕的一個部門還要小,白牆落了粉,看樣子已經很舊了,到現在還沒有修補上,人員數量也少,但顯得空間好像寬敞了些。
一進門,就可以一眼望到頭。
有人向洛共郎快步走來,碧眼粽發,身材高大,看模樣已經是四十左右,臉上的皺紋與眉間的深壑暗示着他的處境不算好。
那人走到門口,語氣帶着幾分困惑,語調别扭地吐出三個字:“餘江海?”
洛共郎點頭,主動握住他的手,嘴角帶了恰當的笑意:“伊泰。”
伊泰愣了愣,盯着眼前人的面容,大笑着說道:“你比我想象中的還要年輕。”
洛共郎笑了笑,給伊泰介紹了下韓昭與付嚴後,就跟着伊泰一邊圍觀了幾下裡面的設備,一邊聽着他們的研發思路。
後面的話伊泰都是用英文介紹的,韓昭聽不懂英文,洛共郎記憶力很好,通暢、一字不落地用中文複述了一遍。
伊泰十分慷慨地把所有的流程都告訴了他們,他們在研發,生産薯片的路途上都出現過大大小小的問題,有因為意見不和産生的,也有因為研發常常失敗告終發生的,不過這些都好解決,現在他們難以解決的是,如何讓薯片走進市場。
洛共郎聽完後,問道:“供應渠道出了很大的問題?”
“是,”伊泰聳了聳肩,頗為無奈的樣子,他眉間的深壑更加重了些,皺紋疊加了在一起,又很快舒展開,說道,“我們與其說是渠道出了問題,更準确來說是根本沒有渠道。”
洛共郎愣了愣,問道:“你這個牌子雖然小衆,但是之前的薯片都順利地上市場了,這次怎麼會上不了?”
在舒慕,渠道這個方面都是靠營銷部打通的,家喻戶曉的連鎖超市會讓奚岑去商談,就像他們研發的海苔肉松味道的薯片,在各大超市都占了角落,并配上了吸引人的廣告牌,隻有極少數的難以談下來的大客戶才會交給姜長行去談。
“前面排隊的太多了,每次去找經銷商談,經銷商都對我們的産品不感興趣。”
洛共郎微微皺眉,問道:“他們有試吃過嗎?”
一道清亮的男音突然插了進來,洛共郎聞聲望過去,是一個年齡和他差不多的男生。
那個男生盯着洛共郎,說道:“試吃過,他們都不喜歡這個味道,覺得很膩。”
伊泰并不介意他的突然插嘴,笑着介紹道:“這是鮑比,我們團隊中最年輕的研發員。”
洛共郎對他禮節性地點了點頭。
伊泰問道:“你試過我們的産品,覺得膩嗎?”
洛共郎回憶了一下,說道:“是有點膩,但是味道出乎意料地讓人覺得深刻,很符合年輕人的口味,”
“對,我們做過相關研究報告,年輕人,尤其是小孩子會喜歡甜味的多些,”伊泰點頭,說道,“所以我們最近也在繼續改進配方。”
他們談了很多,将近傍晚才離開。
回去的路上,洛共郎側頭打量着韓昭和付嚴,問道:“感覺怎麼樣?”
韓昭說道:“那個伊泰很厲害。”
他的眉頭依舊皺得很深。
洛共郎了然,知道韓昭在擔心什麼,說道:“不用擔心語言交流的問題,我們基本上都在一起,有什麼想問的或者新想法,告訴我,我來翻譯就好。”
出差前,他也把研發方面的專業英文詞彙記了個大概。
洛共郎說道:“能學到一點,這一趟出差就是值得的。”
“江海,”付嚴頓了一下,問道,“你确定我們下一個推出來的就是甜味薯片嗎?”
洛共郎語氣肯定了些:“确定。”
“可是,研發部那邊怎麼說?”付嚴愁眉不展,他來之前确實沒有想到他們學習的……會是甜味薯片這麼獵奇的存在,說道,“任部長那邊呢?”
“已經同意了。”洛共郎拍了拍他的肩,說道,“放心去做好了。”
說服任慧江并不容易,前段時間洛共郎獨自跑了很久的市場調查,制作了國内休閑食物味道地圖,又綜合了數據報告遞交給了任慧江,口頭才松了一些。
近年來的休閑食品味道趨勢一直向着甜味,薯片的受衆本來就是年輕人,年輕人還有小孩子的口味也偏甜多一些。
回了酒店,洛共郎随意點了份飯便回了房間。
他看了一眼時間,就給姜長行打過去了視頻電話,秒接了。
洛共郎觀察到姜長行那邊的背景是冷硬的黑白色,問道:“長行還在辦公室?”
“生意上有點忙,今天要加班,”姜長行點頭,放下手裡的筆,含着笑意的眼眸望着屏幕裡盯着自己的少年,問道,“吃晚飯了嗎?”
洛共郎乖巧彙報:“點了一份海鮮飯,還沒有送上來。”
“這裡的面食隻有豚骨拉面和意面,”他湊近屏幕,低着頭,委屈地望着姜長行,小聲地說道,“想吃長行煮的面。”
姜長行看着他撒嬌的樣子,心裡一軟,說道:“我忙完就過來好不好?”
洛共郎搖搖頭,說道:“我學完就回來了,哪有員工出差老闆陪着的。”
他在心裡默默歎氣,才第一天,又控制不住地對着人說道:“長行,想你。”
“扣扣。”
“您好,您訂的海鮮飯到了。”
洛共郎一邊起身,一邊說道:“長行,我先去拿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