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四人從歸一谷出發,很快跨過龍騰江,走到一處分岔路口。
天下閣和永甯鎮雖同在江南,但并不在一個方向,所以四人終有分開的時候。
冷冥和夜九池都沒有說什麼,兩人隻是多看了彼此幾眼,然後各自帶着另一人一個往左一個往右,将這一年最後的相處停留在了這個看起來稀松平常的分岔路口。
時間走得很快,轉眼已經是十二月下旬。永甯鎮的村子口不知從哪日起多了幾道等待的影子,有時隻有一人,有時有三人,但更多時候是兩人陪伴,一陪陪一天,一等等一日。
“爹爹,都快戌時了,咱們還等嗎?”楚靈兒的聲音在空曠的竹林中回蕩,聽起來滿是失落。
旁邊看起來面色滄桑的中年人不死心地朝那條歸家的路看了好幾眼,終于,他長歎一聲,“回去吧。”
父女倆互相攙扶着往回走,一步一回頭,可惜就這樣回到了屋裡依然不見想看見的身影。
“哎……”楚天南止不住又歎一口氣,思念如潮。
她們今日還是沒把人盼回來……
月亮和星星今晚識趣地沒出來打擾村子的安靜,是以它們沒看見今晚的村子亮了一宿的燈,燈光将屋子晃得人影更疊,分不清誰在進進出出,隻知道時而有人出門看一眼,生怕錯過丁點兒風吹草動。
屋外走來一人,約莫二十上下的年紀,看起來沒有楚墨那般吊兒郎當,也沒有夜九池那般成熟穩重,在他們這群人裡他自認他算是一個中規中矩的老實人。來人叫嚴子歸,從小與楚墨幾人一起長大。
“你怎麼來了?”楚靈兒瞧見他進屋還挺意外的,畢竟眼下已經醜時過,村子裡大部分人都歇下了,隻有她,她爹,她大哥還沒睡。
依着楚墨送回的消息,他們到家就是這一日兩日的事情,所以三人才從早等到晚,一刻都舍不得躺下。
嚴子歸進屋,先是給另外兩人見禮,儀态端莊,真真是一個恪守規矩的老實人,“大伯,大哥。”
村子裡的少年兒郎共有五人,大哥是他們統一的稱呼。他們從未喚過那青年的名字,亦或者說,他們從一開始就被明令禁止不允許喚那青年的名字。
見完禮,嚴子歸在楚靈兒對面坐下,回答她剛才的問題,“許是知道小九要回來了,睡不着,索性過來與你們一起。說起來我都快有兩年沒見到小九了。”
他和楚墨年齡差不多,但論管束方面他卻自由許多。沒人約束他,他又是個喜歡往外闖的性子,所以這一兩年他沒在村子裡,老早就不知道去江湖哪塊地兒遊玩了。等到他回來時村子裡已經沒有夜九池的身影,連楚墨都不在,隻剩青年和楚靈兒,讓他好一陣心塞。
江湖上傳遍了九公子的名聲,連同楚墨一起。他自然想過尋上去與他們一道兒,但又覺得有他倆在的地方肯定少不了一番風雨折騰,他雖然喜歡往外闖,但有的熱鬧也不是非看不可。左思右想,他最終放棄了去尋他們的念頭,繼續闖自己的江湖路,一路向南,又一路向北。
讓衆人翹首以盼的夜九池和楚墨在哪兒呢?
畫面一轉,離村子大約一二十公裡的大道上,隐約可見有兩道影子亦步亦趨,哪怕是晚間腳下的步子也沒停。眼看就要到家了,兩人都歸心似箭,哪兒還有歇腳的心思。
天空漸亮,有光從東邊的方向冉冉升起,第一時間看見村子口駐足而立的一排影子。
你沒看錯,就是一排。
前兩日還是三三兩兩的零散影子,今日卻出奇地整齊,不僅有楚天南父女和青年,有嚴子歸,還有兩位看起來與楚天南年齡相當的中年人。一位也姓嚴,叫嚴鴻,是嚴子歸的父親。另一位姓駱,駱冰河,喜好珍藏江湖上有的沒的的奇聞異事錄。夜九池出門前最愛待在他那間書房,書房裡每一本書籍都被她翻了個遍。
影子漸漸傾斜,終于在快要換一個方向時咻然頓住。倒不是它不想繼續傾斜,而是它的主人終于看見前方出現兩道熟悉的身影正疾馳而歸,一個沒忍住,率先向前跑去。
“小九!小九你回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