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宜世長安 > 第112章 原來如此

第112章 原來如此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鄭和宜在廊下站了許久,瞧着院中的那兩株已經落敗了枝葉花朵的梅樹,記起入春時樹下團雪鬧他的笑臉,露出了淡淡的苦笑。

侯爺離世時她當是如何的難過。可惜他人在東宮,竟絲毫不覺。

她大抵早已對他失望了。

“她若因此怨我,便是我罪有應得。”

憋悶了多日的心事,在這怅然若失的一語中初露端倪,卻又被夜風悄悄地吹散。

瞧着門前廊下那消瘦的身影,韓玉喃喃自語道:“曲中有詞,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又有語說‘作繭自縛’。這位瑾瑜公子大抵是情網難逃了。”

*

翌日一早,鄭和宜尚未起身,隻聽院中有一熟悉男聲道:“外頭圍着的人都不見了。侍郎快去瞧瞧呢。”

他匆忙收拾起身,一出門,正見韓玉迎面小跑過來,滿臉的喜色:“咱們快些走,免得遲了又有事端。”

兩人一路躲着出來,沒想到門前已有候着的馬車,竟是鳳清派來的,已在此等了一夜。

“好個細膩省事的鳳統領,不怪連良王殿下都對他青眼。”

韓玉坐在車上,感慨的很,鄭和宜卻未有什麼表露,隻吩咐車夫去往邢台。

到了地方,時辰還早着,韓玉讓鄭和宜先進去,回身就跑不見了人影。

鄭和宜獨自等在明鏡堂外,瞧着牆外日頭東升,光芒從暗淡到耀眼,蟬鳴聲也漸漸起來。

想起去歲此時,他與謝從安也是在此處隔着人海相望,不過一眼,她便将他救回了忠義侯府。

還是因為那個宜哥哥吧……

再回神時,堂中的衙役都已齊至,忽聽身後傳來一句“壞了事了。”

韓玉一臉驚慌的跑進來,将他拉至牆角,氣喘籲籲道:“方才聽說晉王又有了新的應對。烏衣衛在宮中查了多日,甯王帶了旨意來,隻說今日商議案情即可,無需拘人過來了。”

鄭和宜不敢置信,“前些日子分明已定了晉王謀逆。從他趁着圍獵埋伏人手在湖心島上,再到将你捉去藏在存儲獵物的帳中,這些事樁樁件件都已是确認了的,怎會忽然說變就變。”說罷,忽然記起前幾日鳳清來此拘人時的一番詭異言行,心裡瞬時涼了大半。

韓玉一手扶腰低下身喘着,特意轉去面壁,躲開堂上投來的目光,“這是我方才偷聽來的,隻說是晉王求人往皇帝面前送了東西。今次有甯王替皇帝坐鎮,就算有烏衣衛參與又能如何,還真不如撒開了手。咱們若能從鳳統領處直接得些消息便宜,早做應對也不至于此。如今動不動的就要避嫌,真真是全給耽誤了。”

鄭和宜低聲道:“話雖如此,可事實難改。晉王于狩獵最後一日的确有所圖謀,但那些畢竟是空口無憑,想要就此釘死那謀逆的大罪亦非易事。”

他思索道:“所以今日審的就是秋貴妃被誣陷之事了。”

韓玉見他恢複了淡定,遂也收起抱怨,冷靜下來,面上卻依舊難掩憂心,“謀逆這樣大的事都能被晉王反轉,我若想要為師父報仇,恐怕是難上加難了。”

“天網恢恢,總有人要為此擔責的。”

鄭和宜這話聽起來古怪,韓玉卻懂了。他沒有說話,隻是一同候在了公堂之外。

不逾片刻,三位主審大人與甯王皆登堂列坐。

替刑部尚書出席的傅侍郎已算得熟人,朝堂外候着的鄭和宜點頭示意。

韓玉不知前故,有些受寵若驚,轉頭看了眼身邊站着的人,跟着一同拱手還禮。

這一番動靜惹得甯王也朝此處看來,目光轉在鄭和宜身上停了停,回頭對三位大人道:“諸位大人已經知道皇上的意思了,今日還是好生梳理再做決斷吧。”

“前事具已證實。殿下今日忽然又帶來這等新說法,臣等的确需得好生計較才是。既說是晉王殿下聽信流言,救母心切才派人捉拿忠義侯府的韓侍郎,但此事能做其證之人甚少,本也就是些宮中亂傳的流言蜚語,難以拿定做論。我等身負聖命,要作三司判定,又怎能棄此疑點從旁梳理,當真的不妥。”

說話的是甯王上手的一個花發老者。其人眸光銳利,氣質剛硬,面上幾處溝壑将不苟言笑的印象更印證了三分,正是以剛正不阿聞名的左都禦史封槊。

“封大人說得極是,”甯王道,“人常說有備無患,可不到事前,誰又會留意往日裡聽過的瑣碎。菁妃娘娘确是因盛華宮鬧鬼而不得休眠,晉王愚孝才會将那些混話當真,這才有了後面的糊塗行事。如今他後知後覺,想要去證明自身,卻可惜從未刻意安排,又怎能似有心人那般輕易得證?莫不是要逼他剖心挖肺以示清白?‘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于此。’難道封大人是一定要論一論晉王的本性如何嗎?”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