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是悟平卯足了勁,往死裡親近讨好皇爺爺永泰帝,
但凡他來,他就朝他“咯咯”笑,手舞足蹈,誰都不要就要他抱,拿烏黑滴溜、天真單純的小眼睛瞅他,各種親親要親親摸胡子揪胡子,
叫永泰帝每每龍顔大悅,一次又一次撫須向衆人誇贊,
“此子類朕!此子類朕!”
悟平那時當真以為他那個皇爺爺是高興的…又或許他那時确實是高興的,隻是那高興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而悟平卻誤以為隻要他一直乖巧、聽話、懂事、機靈,做個皇爺爺的開心果,他就能有效得幫父王母妃鞏固地位。
——悟平一直那樣認為,直到巫蠱橫禍、無妄之災,他親爺爺下令屠盡東宮時他才發現近一年來、竟原不過幻夢一場,呵…
過去所有的一切,歡聲笑語,父子親情,祖孫天倫之樂,到頭來都不過是場泡沫,脆弱得都不用戳,時間到了、自己煙消雲散。
而他所有費勁心力的讨好、親近,之後十七年每每想來都是無比荒謬可笑,
——他被自己在乎的人背叛,他曾想日後若為天子,也當做個如那個人一般的天子。
可悟平那時終是忘了,家庭溫馨的表象太過叫人舒适,讓他忘了這是封建社會啊——是帝王一言定人生死的封建社會啊。
…而他過去果真,活的太舒坦了。
卻最悲哀的,即便悟平清楚知道有殺父母大仇的賊人居在何處、何許模樣,他卻不能親手報仇、哪怕不懼付出性命,
…
他能手刃自己的爺爺嗎?親爺爺。不能。
九泉之下的父王、母妃萬不會允他這麼做,而悟平自己…也終究下不去手。要不然悟平相信,賭上自己性命,他又清楚皇宮構造,能叫賊人非死即殘。
可他不能的。不能。
這份不能最是悟平内心無能為力的悲涼,所以當初東宮裡那個忠心耿耿的侍衛将他帶出皇宮、遠避到開平道泰甯群山,托付于寶刹古寺,于他而說,竟是最好的選擇,
畢竟佛法,能叫他平複心中的戾氣。
~~~~~分割線~~~~~
“追…跟着馬蹄印…大逆不道…”
悟平正回首過往種種傷心不堪時,耳朵動了動,隐隐約約聽着了聲,他立時不再沉浸回憶、警惕起來,趴到地上、耳朵貼着,聽着一陣馬蹄踏踏,
“到底還是追來了。”悟平暗襯,心下凜然,本要當即騎了馬走,
轉念卻不禁想、他騎到哪去?騎回霍家?
那些人順着馬印跟來,縱使他換了林間的路,樹木、落花與雜草能掩形迹,但萬一那些人一直追查下去,他豈不是害了霍大哥一家?
那那時,他當真好大的罪過。
…悟平暗想,不禁幾分惆怅,棗紅馬就在他左手邊,他看向它,馬兒碩大的眼睛也對視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