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走在義勇寨清幽寂靜了無聲息處,悟平此間話了,走他左側的孟萱蓦地一怔,旋踵卻是抿唇微笑,望向遠方、平靜而又輕聲道着,
“出家之人果然慈悲為懷、普愛衆生。濟衆的願望那般美好,就先從我義勇寨中實施吧。寨中的孩童不少,等為你辦過入寨儀式,就讓他們都跟着你認字。”
“…待小僧全教會了勝兒,讓勝兒教他們也是一樣,想來孩子與孩子間的距離總會比大人與孩子間來的親近融洽。”
悟平說不出他會也教其他孩子雲雲,那便等同于他會一直留在這——可少女對他友好、照顧,他實在做不到騙她。
然孟萱哪能知道小和尚滿腦子從未放棄過離開,她思酌他那番話、倒也覺得有理,不由眉兒彎彎、努了努嘴笑應,
“濟衆的話總是不無道理,叫人沒的反駁,一定讀過很多書吧?不過隻有勝兒終究不行,還得有個正兒八經的老師才是,濟衆你就是那個老師~。”邊說孟萱邊拿指頭指着悟平,
悟平有意識忽略了她後頭的話,隻對前半部答道,
“阿彌陀佛,書、小僧讀過些許,但都是佛經。雖小僧未曾熟悉經曆過大漢塵世,可也總能從佛經中窺得這人間的奧義一二,想究其本源、道理皆該是相通的。”
“濟衆說的正是呢。”孟萱聽罷這些詞句,再看悟平,目光柔和極了,
“與濟衆聊天十分暢快,雖我自小在寨中長大,可卻找不到個能說到一塊兒的人,如今濟衆來了,我沒事就可與濟衆說說。高興了與你分享,苦悶了向你傾訴,那種感覺,想想已然覺得美妙。”
孟萱說這話,兩邊唇角上翹,薄薄的嘴唇抿成了彎弓。
悟平隻道,“阿彌陀佛,但蒙寨主不棄,小僧願做那傾聽之人、解惑之人。”
“當然不棄,如何會棄?”孟萱笑應,“濟衆倒是不嫌棄我的淺薄才是。”
她說着,忽而微微頓住、将手上一直拿着的包裹遞來,又道,
“前兩日正得來了些東西,料想濟衆會喜歡。”
什麼東西?悟平看那包裹,并未立時伸手去接,轉想若一直讓少女遞着或強硬不接,未免使氣氛僵化,便還是接了過來。
孟萱在旁道,“是些文房四寶筆墨紙硯,我想濟衆應該需要,所以特意給你送來。”
“筆墨紙硯?買的嗎?”悟平稍稍有些詫異,“這樣精貴的物什,寨主給小僧做什麼?給寨中的其他人啊。”
“寨裡沒幾個人認字,給他們卻是浪費了,我自己已留了些用,還剩下許多,就給你揀了一部分來,至于它怎麼來的,”
孟萱有些發窘,隻笑笑不欲多說,“想來濟衆你也不願知道。”
…此話一出,一切自在不言中,二人都心内清楚——自也是打劫來的。
悟平拿着包裹一時神情一滞,動了動嘴可卻不聞說話,孟萱看他神色,約莫能猜到他想說什麼,不由兩頰略略泛紅、不去看他了。
二人便那樣默默走着,一前一後、差的不過米遠,誰也未再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