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龍:“你們又不曾說你們是大唐來的!我餓了,吃個凡馬有何問題?”
妙華也飛了過來,“這是齊天大聖孫悟空,也是奉觀音之命護送聖僧西天取經,你是哪家的小家夥?莫非也是犯了錯不成?”
小白龍聽罷,更是差點直接落淚,“我乃西海玉龍三太子,縱火燒了父王龍宮明珠,父王告我忤逆,天庭上犯了死罪,菩薩将我讨了下來,給聖僧做個腳力。”
腳力……
在場沒有一個人是真的蠢的。
唐長老看了看白馬,又看向化作人身的小白龍,“阿彌陀佛,施主乃是白龍,如何能做腳力,難不成我還能乘龍西行不成?”
“我可脫去他項上明珠,令他化作白馬。”對西行更加上心的菩薩,聽到他們到了鷹愁澗,便乘雲而來,誰知一到場,便聽見了唐僧的話語,好在她及時來了。
不料,妙華沒有出問題,唐僧出了問題,“菩薩,弟子如今尚有馬匹,何苦讓龍三太子,化作白馬?”這不是折辱龍嗎?
菩薩淡定道:“一匹凡馬,如何能随你到達西天?”
“菩薩此言謬矣。”唐長老牽過馬匹,“菩薩,弟子亦是凡人,凡人能西行,凡馬緣何不得?且一路上,馬兒不僅沒有拖後腿,更是勞苦功高,我緣何能因為它是凡馬,便抛棄于它?道它無能?”
菩薩此時才嚴肅看向唐僧,陡然意識到,出問題的,不僅是多了個妙華仙子,而是唐僧,是金蟬子,怎麼又恢複了這杠精模樣!
金蟬子的脾性,早該磨平了才是!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而那白馬,咴咴叫了兩聲,蹭了蹭唐僧,唐僧見狀,眼睛更是明亮了幾分,不自覺帶了一絲驕傲,看向菩薩,“菩薩您瞧,馬兒也是有靈的。”
“說不定,這一路上,馬兒也是能聽經修行的,這叫弟子,如何能抛下馬兒?”
白龍站在一旁,手足無措,他連當馬的機會都沒有了嗎?
這時,一旁的妙華看出玉龍三太子的茫然,開口道:“菩薩,您既然擔心凡馬無法堅持,那便讓玉龍太子,跟着我們,以防不測便是。”
妙華給了雙方梯子,菩薩也松了氣,笑道:“是這個道理。”說罷便要取玉龍太子的龍珠,卻被妙華給攔了下來。
玉龍太子看見擋在他身前的妙華,眼含不解,以及一絲他之際都沒有意識到的委屈和期望。
如果可以,他一個龍王三太子,哪裡能願意被摘了龍珠,化作馬匹呢?
“菩薩,何至于此?”
“妙華,玉龍太子乃是戴罪之身,本就是給唐僧準備的腳力,自然要化作白馬,等西行取經後,有了功勞,去化龍池走一遭,恢複龍身便是。”
妙華笑道:“所謂戴罪之身,不過可大可小,本就是龍族内部之事,何至于被沒了龍珠,去化龍池一遭。”
一個沒(mò)字,意味深長,那化龍池,哪裡是什麼好去處,還不如玉龍三太子的一泡尿。
菩薩和妙華僵持了起來,不僅僅是因為龍珠,更是因為玉龍三太子本身,這是龍族近千年一來,血脈返祖最為純粹的一條龍,他的歸屬,自然重要。
唐僧悟空以及當事人小白龍,反倒成了陪襯。
就連悟空,都察覺了情況的不同,也不管緣由,将小白龍拉在了身後,相比菩薩,他還是更相信小三花,畢竟當初,他可是被如來給壓在的山底。
“妙華想要如何?”
“不是妙華想要如何,而是玉龍太子不需要取了龍珠,也一樣可以加入取經團隊,若真要如何,那就當我需要一個陪玩吧。”
菩薩久久無言,妙華也并不後退,菩薩也就是個高級打工人,與其被迫後退一步,倒不如做個順水人情,“也罷。”
楊柳枝一揮,一滴甘露落入白馬眉心,凡馬,已然開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