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刷好感度
柳淺陌在李子堯打電話的期間,心中暗暗在祈禱着——希望他的經紀人靠譜一點,趕緊把他拉走,免得大家這麼不熟悉的人一塊兒吃飯,實在是太尴尬了。
李子堯那邊拿着電話和經紀人問了一句,經紀人趙銘銘卻興高采烈地說道:“子堯啊!難得遇到這麼一個‘人傻錢多’的土大款,她說她朋友是你的粉絲,她那邊答應隻要你陪她朋友吃頓飯,她就給咱們投資50萬元,這樣你想要拍的那部電影資金就差不多了,可以開機了,當然要抓住機會啊!”
李子堯一愣,看了看身邊這個柳淺陌,剛開始她隻是輕描淡寫地說了是她“朋友”,卻完全不能把她和“土大款”這個詞聯系起來。現在再定睛一看,卻發現柳淺陌的穿着另有玄機。
她穿的衣服款式雖然不是那種很誇張的時尚款,但是看起來就很貴的樣子,說不定是那種很貴的名牌衣服。
李子堯心中有些猶豫,挂完電話之後便對柳淺陌說了這件事,他覺得50萬無論對于柳淺陌這樣的小姑娘還是柳淺陌的朋友來說都不是一筆小數目,他要拍攝的這個電影不是那種傳統的商業片,是個小成本的文藝片,主要是為了沖獎的,日後可能不會有多少票房,投資人基本見不到什麼回頭錢,他不願意這樣的小姑娘糊裡糊塗的就白白受損失。
柳淺陌聞言一愣,為了今天的事情張晴晴竟然願意出50萬塊錢,到底是50萬對于張晴晴來說太少了,隻不過是毛毛雨?還是因為張晴晴早就想到了之後會對李子堯造成的損失,早早就把這50萬元的投資算成是“賠罪金”,不惹李子堯生氣?
再一想到書中的情節就能知道,李子堯現在準備拍的這個片子肯定是目前誰都不看好的文藝片《燃燒》,事實上這個電影——也沒掙一分錢!
這個文藝片的總成本好像花了300萬左右,最終票房是多少不知道,在内地就壓根兒都沒能上映過!
聽說這部電影的導演、制片人帶着演員李子堯在外國刷了好幾個獎項,使得李子堯得了一個柏林影帝,這部片子也得了一個柏林的銀熊獎,奠定了李子堯和這個導演廖懷仁日後在圈子裡面的地位。
但是因為片子沒能過審,在内地沒有放映,隻是賣了幾個小語種的版權,勉強把投資成本賺了回來,壓根兒就不存在什麼賺錢的說法。
這麼說來,那張晴晴是真賺了!她是投資50萬又不是白給50萬,繞了一圈之後讓李子堯恨毒了柳淺陌,她自己卻是又把50萬元揣回自己兜裡了,純賺!
于是柳淺陌趕緊問道:“李子堯,你們這個電影現在籌到多少錢了?還有沒有資金缺口?我也可以投資的!”
反正這個片子最後會回本的,投資的錢也能拿回來,就當花點兒時間和利息讓大BOSS李子堯滿意,刷一波他的好感度呗。
李子堯聞言更加為難了,說道:“這個電影是個文藝片,可能不會賺錢。預計投資200萬人民币,是導演廖懷仁一心想要拍出來的電影,他把自己這些年所有的積蓄50萬元都投進去了,還找了他一個姓曲的朋友拉了100萬的投資,現在還差50萬元的缺口就能開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