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劉曉真雖然看好趙銘鳴的公司,但是她的投資理念和趙銘鳴卻不合。
趙銘鳴覺得自己在娛樂圈做經紀人這麼多年,非常有眼光、有人脈,缺的隻是資金而已。
他希望找個金主能投資自己的公司,然後不要管自己公司的具體經營事務,放手讓自己去做,年底等分紅就行了。
他不會讓投資人吃虧的,但是他絕對不能容忍投資人對自己的公司指手畫腳。要不然他在原公司裡面好好待着就行了,何必出來自立門戶呢?
劉曉真也是一個很強勢的人,她之前想投資趙銘鳴的公司主要是看好趙銘鳴的能力。但是作為投資人,劉曉真絕不能容忍自己不能把控華元天下公司的投資項目。
在面對“燃燒”這個電影要不要投資的問題上,二人就産生了嚴重的分歧。
劉曉真在商言商,覺得“燃燒”這個小成本文藝片完全沒有什麼賺頭,完全是個黑洞,會把公司的資金都吸進去消耗光,不是一個好項目,堅決不同意投資。
她認為一個成熟的影視公司應該投資一些商業片,多賺錢。
但是趙銘鳴卻覺得這是一個好項目,公司的主要藝人李子堯是這部電影的男主角,而這部電影極有可能會獲得國際大獎。
這樣的投資有利于提升自己公司藝人的影響力和咖位,方便藝人日後更上一層樓,多賺一些錢。
也能給公司帶來一些運作獎項的經驗,刷刷名聲,提升公司的格調,對于公司是利大于弊的。
他們兩個人的主要分歧就是看影片的眼光上。劉曉真覺得這種無病呻吟的電影獲獎的可能性太低了,她根本就不看好也看不懂,覺得這就是導演拉投資的騙人話術,她絕不能容忍自己這個精明的投資人與那種山西煤老闆成為一樣的“冤大頭”被人騙錢。
但是趙銘鳴很看好導演廖懷仁的能力,也看好演員李子堯的演技,總體來說就是看好“燃燒”這部電影的發展前景。
于是兩個人就吵得不可開交,劉曉真公司投資華元天下這件事也就黃了。
柳淺陌歎了一口氣,她之前怎麼沒有想到呢?劉曉真和趙銘鳴本來就認識,趙銘鳴這麼急切的拉投資,肯定不會忘記去遊說他認識的劉曉真的。
那為什麼書中沒有寫二人最後合開了公司呢?定然是有原因的。而現在她終于知道那個原因是什麼了——理念不同。
雖然最後趙銘鳴的華元天下公司在娛樂圈隻手遮天,而劉曉真的投資公司也前景非常好,但是他們兩人并不在一個領域裡面混啊!
劉曉真更多的投資領域還是房産、基建項目、金融等等,她始終對娛樂産品這種虛無缥缈的資源沒什麼興趣,志不在此。
柳淺陌覺得自己出手的時間到了,她卡裡現在正好有50萬塊錢,刷BOSS好感度的機會可是可遇不可求的。
于是她對趙銘鳴和李子堯說道:“聽說你們那部叫‘燃燒’的電影還差五十萬的投資是嗎?
别擔心,我投了!電影馬上就可以開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