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打開十七歲寫的日記,我深刻的感受到。
靠近你就靠近了痛苦,遠離你就遠離了幸福
第一次見到你的時候,我在想什麼呢?
剛入學就聽到過你的名字,在食堂裡,在走廊中,在和朋友的交談時。
我聽的起了逆反心理,在人人都争先恐後路過你班級的時候,我甚至躲着你所在班級的樓層走。
十七歲的時候,我最關心的是成績排名,午飯吃什麼,還有什麼時候學校裡能停止這股無腦追捧你的風潮。
你到底哪裡好呢?我随手壓下朋友遞過來的手機屏幕,多可笑,他甚至為了陌生人單獨建立了一個私密相冊。
隻是因為你漂亮嗎?
我不知道多麼巧奪天工的一張臉才可以使如此多的陌生人為你神魂颠倒,我隻覺得那太無聊。
如果你真的完美能讓所有人對你一見鐘情,那我甯願不去看好了,反正我就不要喜歡你,我不要和别人一樣。
好在對我這種努力型選手來說,應付考試已經足夠消耗精力了。
排名又下降了,我偷偷跑到紫藤花架下面哭。
就算是伊萊克裡的學生也能分出三六九等啊,像我這種隻算中産的家庭條件,當然和那些無所謂前途的大少爺不一樣。
這也是為什麼,我這麼煩他們把寶貴的學習時間分了大半出去,都放在了對一個壓根不可能的人的戀愛幻想上。
我也不是多笨,隻是學習這種東西,怎麼說呢,到達了某種程度,努力隻是不原地踏步的入門條件,而和進步無關了。
就拿我那個大少爺朋友來說吧,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并不是一個量級的。
對普通人來說極其寶貴的教育資源,在他們的家族看來,不過是掉地上都不屑于撿的東西。
對伊萊克來說,他們一定會是能使母校驕傲的人;
而對于我來說,伊萊克已經是為數不多能讓我驕傲的光環了。
不管是将來還是現在,如果我不竭盡全力,伊萊克隻會是我最後一次和真正的天之驕子們能站在同一個平台的機會了。
和母父說又怎麼樣呢?他們從小縣城一步步考出來,能夠在大學裡任教,難道不比現在我的起點低多了嗎?
因為本質上隻有所謂的知識和技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資本能夠傳遞給後代,關于階級跌落的焦慮就這樣死死的背負在我身上。
眼界和所有過的生活體驗不允許我毫無負罪感的平庸,但是我的天賦和物質條件又隻能勉強維持現狀。
一想到這樣看似風光,實則經不起仍和風險和錯誤決策的家庭,在家人的規劃中,會在我身上循環,我就覺得好累。
因為他們是在無數人中拼殺出來的精英,社達主義的思想鋼印牢牢地刻在靈魂中。
不管是他們自己還是我,隻要稍微松懈就會被無形的壓力鞭笞着往前走。
我想掙紮,但是我又對哪裡不滿意呢?普通人不都是在這樣掙紮着生活嗎?
從小我就被教育,如果不優秀,就不配不愛。
我似乎是想追求被愛,所以不斷地想要變得優秀。
但是愛,應該有條件嗎?
這裡很少有人來,我之所以能發現這個地方多虧了我的下鋪舍友。
他每天都要背誦一遍校園“女神”的行動軌迹,有時候還會變成整個宿舍(除了我以外)的集體晨讀。
那場面,好笑。
我每天被迫聽,發現這個地方從來沒有出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