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蒙不棄,到了我家來,盼你能暢意舒懷,得一自在。”
譚晗的心跳漏了一拍,他把茶杯擱在桌上,補上‘咚’的一下。
時光飛梭,進了臘月,各地的年味兒都冒上來了,黃田鎮是臘月初五趕場,趕場是兩天,這一天到第二天,所有的商販都湧到了黃田鎮,大宗買賣,賣家具木器,小宗買賣,賣菜蔬瓜果,你說你家裡缺什麼吧,如古董字畫這種高雅精貴的東西,這裡也有,就是,基本是赝品,普通人家過日子所需,那是無所不包的。
譚慕妍和譚芳時手挽着手出來逛,她們的身邊跟了各自的丫鬟甘香,小卉,武綠,樊肱,朱本,夏紀四個男仆圍在左右,老曾頭推着一輛獨輪車跟在最後。一群人好像挺紮眼兒的,也還好啦,富裕人家出來置辦年貨,全家出動,一家一家,還有比這樣人更多的呢。
譚芳時笑對譚慕妍,道:“你要買什麼?我盡地主之宜,先帶你去買。”
“那可多了。”譚慕妍還準備了一張清單,掏出來,給譚芳時看,道:“要置辦一個家的物件,我第一次趕黃田鎮的場子,你看看,這些都擺在哪裡的?怎麼逛省力些。”
單子裡子孫桶都有,譚芳時嫁過一次,立刻就悟了,道:“給誰置辦啊?”不是譚慕妍用的,她的東西要精緻的,譚定拿了銀子直奔府城采買呢。
譚慕妍嘴努到一邊的甘香。
是甘香要出嫁了,主仆多年,譚慕妍給她籌備嫁妝。
譚芳時意外得很,譚慕妍适婚之年,她怎麼先把貼身的丫鬟嫁出去了?面上不表露出來,走到甘香身邊,把頭上一根梅花銀簪取下來,簪在甘香的頭上,給她道賀:“大喜大喜。”
甘香臉紅撲撲的,眼睛看着譚慕妍。
譚慕妍點點頭,她和譚芳時的交情,她的丫鬟收譚芳時一份添妝,可以收下的。
甘香便蹲身道:“謝謝姑奶奶。”
譚芳時和離了,也是出過嫁,是婦人了,她的打扮和她的稱呼,都是按照婦人的規矩來的。
譚芳時再細細看看單子,笑道:“我們先買大件,要刻字的器物。這會兒,好多人家,都是為姑娘籌備嫁妝的,買了東西還要等刻字,大家排着,明兒才有呢。”
普通人家,稍微有點講究,行了婚嫁之禮,女子帶到夫家的東西,大到家具,小到一個碗,都會在不起眼的地方,刻上女方的姓氏。這樣就算是一大家子,幾代人口一起用了女方的東西,把碗底亮一亮,也讓夫家人知道,這是我娘家帶過來的碗。
那就先買成套的碗碟吧,譚慕妍笑對甘香道:“你挑吧,價錢不論,天天要捧碗吃飯呢,挑你喜歡的花色。”
甘香也不扭捏的,蹲在露天擺放的成套成套,成壘成壘的瓷器邊,摸摸這個,看看那個,端起來四周都查看了,選了齊整的一套。商家都懂的,準備了紅紙,毛筆蘸取了墨汁,道:“姑娘貴姓啊。”
譚慕妍搭着甘香的肩,道:“讓她自己寫,她識字的。”
小門小戶的,不會有女子的字迹,不能流傳出去的忌諱。還要向外人道出呢,我這個女子是識數的,識字的,買賣東西休想糊弄了我,什麼契書,也不敢亂寫過來讓我畫押,我看得懂。
反正這個商家,看甘香寫了出‘單’這個字,還挺奉承的,道:“姑娘的字寫得真好。”
甘香翹着嘴角笑着。
她的本家,就是山裡人家了,和單添保是一族的,單添保是做扈從的,他親哥單添賜是販賣貨物了。
人窮了,活不下去了,也是貨物了。
多年前求到單老爺家裡,求着,賣個好去處,甘香就來到譚慕妍的身邊了。
真是,做夢都沒有想過的好去處。
沒有打罵,沒有欺淩,多年來,譚家不缺她吃喝穿用,譚慕妍私下還每月給她錢,教她認字算數,雖然甘香想過一輩子能留在姑娘的身邊就好了,但是譚慕妍是一個奉行聚散自有時的人,不要她的一生,早說過的,到了年紀,她要出去。
那也好吧,回歸良籍,夫婿也是自己看上的,婚嫁自由,小姐還給她置辦了很多的嫁妝,有了腦子裡的東西和手裡的東西,她會把日子過好的,越過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