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扶光入滄海 > 第101章 臘月初十

第101章 臘月初十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一派磊落豁達之氣。

衆人說了一圈,又傳到鄭可賢身上,鄭可賢笑道:“不瞞各位,譚家的女兒,公主與我,是已經見過了,那時候譚家買的胡馬被胡人盜走,你們都知道的,與默特胡人議和,是唐老與我的陳情,出了這樣的壞事,我家就插手了,當時把譚家人接去公主府住了幾日,公主與我一旁看着,譚家的女兒,摸樣和性情兒是難得的好,思量了數月,此次來雅溪,就是想為孩子聘下此女,我們遠來不知禮數,還想請問各位,你們這裡,為愛子求婚是如何行事的?各地的風俗不一,我們當然是入鄉随俗的,還請各位不吝賜教了。”

鄭驸馬這樣的謙遜,就表示了鄭家不想用金銀權勢砸開譚家的大門,鄭家遷就譚家的家境,是要按照當地同等平等人家為兒子聘婚的禮儀來辦了。

一位張氏的鄉紳笑道:“鄭大人與譚家的家主尚未謀面,第一次上門,就要帶上八樣禮,顯示誠意了。”

至于哪八樣,在場所有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出主意。

首先是茶葉,第一次,要送紅茶,不是送綠茶。

雅溪人不善飲酒,送的酒不要太烈了,不然宴席上你家把未來親家灌倒了,怎麼好好說話。

譚定的字些得極好,鄭家可以投其所好,送一方好墨。

先有譚家的婦人辛苦生養,才有你們鄭家的媳婦啊,所以要備一份燕窩阿膠等婦人滋補之物。

譚家的兒子明年要參加秋闱,圖個吉利,要送年糕和粽子。

譚定的雙親高堂俱在,鄭家要表示問候之意,送兩盤長壽面。

最後,是要為譚家的女兒,準備兩匹時興的布料,和一根簪子。這個簪子,不求貴重,最好是兒子的母親,就是公主殿下,用過的舊物了。

鄭可賢一一采納,有了一樣,鄭可賢在當場,就吩咐了人去采買,最後說到布料和簪子,鄭可賢莞爾一笑,道:“殿下慮到了,這兩件倒是現成的。”

說罷,兩個仆從捧出東西,布匹不多,就是兩匹,一紅一綠,有寓意吉祥喜慶的紋樣。

一支鳳銜牡丹的白玉簪,玉質潔白瑩澤,寸餘的簪頭,以圓雕、镂雕、浮雕等技法相結合,作一銜牡丹之鳳鳥,尖喙細目,長頸回轉,背負牡丹花枝,牡丹灼灼盛開,更添幾分嬌豔,簪身打造成一根尾羽,彎起一段優美柔婉的弧度。鳳鳥乃古之神鳥,寓意祥瑞,牡丹為花中之王,寓意富貴。

鄭可賢拿起簪子,添了幾分傷感,道:“這是太子妃殿下在世時,為公主殿下畫的樣式,尋了好玉做出來的。”

前面七樣禮遷就了譚家的家境,最後的簪子,還是顯出了鄭家帶着一半皇室血統的尊貴來了。

譚家的見面禮備好,宴席就結束了,衆人一起送了鄭可賢和鄭焞出豐和樓,三百名公主府侍衛已經立在馬邊等候,不說鄭家父子是怎麼出衆的人物了,隻這三百侍衛,個個五官端正,身高腿長,年紀還都是二三十歲的青壯,身上锃亮的铠甲折射着太陽的金光,三百人如一人,整齊劃一的上馬,左手佩劍右手執鞭,軍容肅穆,就很讓人震撼了。

雅溪縣城到映珠村的道路,已經清道,清道之時,就是把鄭家具體何時要去映珠的消息,散布到十裡八鄉了啊,冬天大家也不嫌寒冷,沿途的百姓都站在道路兩旁,或者近旁的山坡上圍觀。

三百駿馬及三百昂揚的侍衛奔騰而過,合在一起也不及鄭焞那一番鮮衣怒馬,飒沓如流星的風姿了。

映珠村口,譚氏的男丁們,沿着大台門雁翅一般的站立開來,首先看見了鄭焞的坐騎鄭明翼,就鑼鼓齊鳴,禮炮隆隆的開始了。

大俗即大雅吧,鄭家父子和譚氏父子在鞭炮的青煙中會面,兩位父親,先鄭大人,秀才公的稱呼一個來回,譚定愧不敢當,請鄭可賢稱呼其名。鄭可賢也說自己年長十歲,讓譚定呼他為兄就好。

那就阿定,鄭兄的,換了稱呼再叫了一回,兩位父親并肩步行的走到譚定家裡,沿途交談親昵,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們是相交十年的至交好友呢。

三百侍衛散開,把映珠村圍了一圈。譚氏族人用簸箕裝了饅頭分散給附近來圍觀的百姓,謝謝諸位來湊個熱鬧,請諸位散了吧。

衆人拿着饅頭,好話又說了一籮筐,才三三兩兩的結伴着回去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