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扶光入滄海 > 第184章 前朝哀帝

第184章 前朝哀帝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沒有辦法了,要借陳翰林的名聲,把譚晗的文章宣揚出去,如此,不中也罷了,若真中了進士,那是譚晗功夫到了……”

不是譚晗受到了偏袒,而給他一個進士名額。陳嘉泉是上一屆的翰林院魁首,又是江東人,他的背書,才有分量。

陳嘉泉的年紀,比譚定都大好幾歲,譚定這個一家之主明天去求教,也不是丢輩分的事。

第二天一早,天沒有亮譚定就去陳府,陳府門口已經圍了一圈人,都是各地的舉人,遣了仆人,或者家裡族裡的兄弟,乃至父親也有,為了兒子的前程,甘願做扶梯,助兒子青雲直上。

譚晗歇了一日,緩了緩神,起來幫譚诩做事。

譚诩在做什麼事呢?

發揮他的才能,把中信堂的事情,編撰成戲本,曲譜要新曲,好好宣揚宣揚,打響中信堂的名氣。

沒一會兒,宋驚羽來了,他原來就在和譚诩合作這件事情,他家有戲班子。他們宋家,他父親宋侃在世時,養了戲班子。文人士大夫四個燒錢的愛好:修園子,養戲班,刻書,煉丹。說養戲班子燒錢吧,那是家裡的男人,把在外面養女人養男人的花銷,入了家裡養戲班子的公賬,才越發燒錢,他爹……哎,他爹沒少混賬,就不多說了,反正他爹為了平點帳,把戲班子對外經營了,還經營得有聲有色,整個戲班就是宋家簽了死契的下人,謝家接管了一段時間,宋驚羽長大以後,還給宋家,現在宋驚羽掌管。

他們排了戲,就讓宋家班演出。

宋驚羽有一個非常大膽的想法,已經進過宮,進了端本宮,征得了皇太孫殿下的允準。

宋驚羽的祖父宋應期是皇太孫的老師,宋家的案子,皇太孫出頭平反的,對于宋家僅存的血脈,皇太孫也當晚輩看的,宋驚羽有這個關系,可以面見皇太孫的。

宋驚羽看到譚晗和譚诩低頭親密交流音律的樣子,先警惕了一下。

哈哈哈。

就男人看男人的眼光來說,譚晗的身形,體魄和才華,真是出類拔萃啊,他要是耽于男色,誰拿不下啊,他和譚诩是異父異母的兄弟,真逾越了,也是僞骨科,不算亂了倫常,不過譚晗是筆直筆直的,鋼筋鐵骨的,就是宋驚羽把譚诩看得太好了,發一下神經。

“大哥也懂音律啊。”宋驚羽繼續發一下神經,道:“哦,也對,阿诩帶去元和的曲譜,就是大哥抄寫的。”

不解其意而抄寫出來的東西,絕稱不上一筆好字,譚晗懂曲藝之道,謄抄的時候,才會在筆墨上注入靈氣。

譚晗輕皺一下眉,他為了考進士,家裡萬事不管,真是由着宋驚羽登堂入室了,他何至于和宋驚羽這麼親厚了。譚诩道:“我字伯昭,阿诩字仲弘。”

譚诩讀書以後有了字,大家讀書人,以字相稱便是,名字,家庭裡的關系,家庭成員之間稱呼而已。

宋驚羽就直接略去稱呼了,道:“我們不編中信堂的事,商賈之争還是小事,損及家國大義,才是大事。”

譚晗譚诩擡頭凝視他。

宋驚羽真是膽大包天啊,道:“我們仿前朝故事,就仿前齊哀帝禦駕親征,飲恨草原的事。”

譚诩直覺這樣鬧太大了,瞳孔放大,譚晗壓着譚诩的手,道:“區區蓬門荜戶,不敢映射前朝事。”

宋驚羽拿出一封淡黃色紙絹,譚诩還不懂,譚晗立刻拉譚诩站起來。

“太子之命為教。”

皇太孫等同于太子,宋驚羽拿到了皇太孫親自書寫的教令,道:“是皇太孫令我等,将前朝哀帝的事迹,向百姓訴說一二。”

前齊末帝,廟号無,谥号孝哀皇帝,哀是平谥,克敵短折而哀。

前朝哀帝,不管他政績如何,他至少有君王的骨氣,做到了‘天子死社稷’,面對胡人大舉南侵,他沒有往南逃,往南遷都,他好剛烈的,帶着朝廷的全副家當,京衛軍,在前線守國土,他也沒有像曆史上幾位‘戰神’一樣,有重大的軍事失誤,軍事上敗得離譜,就是後方發生了大地震,又下了三個月大雨,整個黃河中下遊成為一片澤國,糧食,食鹽,藥品,軍械,都供應不上了。我朝将士,餓着肚子在打仗,攻陷了胡人部落,反而得到了部分糧食和食鹽。

全國最大的糧倉在哪裡啊?

鹽商,哪裡最多?

前朝中後期,江東地區全面發展,已經都是龍頭老大了。

在國戰之前,商人重利輕……國家大義,江東地區聯合晉商,買了很多糧食和食鹽過去,他們也不是指望着哀帝敗了,就是兩邊賺錢,大發戰争财,然後開打了以後,自己這邊,發生了天災,有史記載,也是為數不多的大地震和持續性的大暴雨,國不可一日無君,就是沒有‘君’了,哀帝那一年,二十五歲,他最大的兒子四歲,中宮所出的嫡子,兩歲。君王北狩不歸,朝廷群龍無首,北方流民遍地,就更加供不上去了。

皇太孫,如今同意宋驚羽,把這種前朝事迹搬上戲台,就是要敲打敲打江東集團。

是,趙家平天下,江東是出了财力,出了糧饷,但是他們做的事情,最多最多,也是将功補過。

譚晗譚诩宋驚羽在一起,先作曲。

江南曲藝多柔和婉轉,不大适用。他們要創作一些激昂悲壯的曲調。

田桐在屋外聽到一星半點,心中百感交集,掩面而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