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樂璋的丫鬟名喚桔梗,首先站出來道:“我跟着三姑娘去的,玉殊跟着六姑娘,五姑娘自己去的,還有三少爺一道說着話去的,旁的就沒了。”
邵筝兒點頭道:“你留下,玉殊留下,其餘不相關的人,都辛苦了一天了,去跟小舟領些茶錢吃茶去。”
小舟拿出荷包,抓了一把錢給身旁兩個負責抓樂璋的媽媽,溫聲細語地勸她們暫且去歇一歇,那兩個媽媽往顔雙儀處看了看,見她一副被邵筝兒唬住的模樣,也就不執意在此處待着,領了錢下去了。其餘幾個丫鬟一一效仿。
玉溪堂中頃刻隻剩下小舟、暮秋、玉殊、桔梗四個丫鬟。
那顔雙儀隻是兇巴巴質問一句“你做什麼”,并沒攔着邵筝兒。畢竟邵筝兒前十年治家有術,顔雙儀心中雖恨她,卻不得不服。
邵筝兒點着玉殊和桔梗道:“此處再沒旁人了,你們将姑娘們的話原原本本學一遍,大家都在這呢,誰也别編排誰。”
桔梗見得了分辯的機會,忙将事情學了一遍,她提到樂璋說的話時,便輕輕帶過,隻當做平時的玩笑一般帶過去,學到令璋說的話時,便活靈活現,動情處還自己發揮了一點情緒。
玉殊卻不肯依饒,辯駁道:“六姑娘何曾是這副腔調了?倒是三姑娘當時可厲害得很,說話就跟戲上唱的一樣。”
桔梗叉起腰道:“呸,有你這樣編排主子的?”
“我原沒見過什麼世面,沒聽過高門伯府的主子說過這樣的話,隻在戲上聽過。”玉殊也不怕事,梗着脖子和桔梗争辯。
顔夫人怒道:“聽聽,她還要臉不要,竟然學會搶男人了,什麼伯府的小姐,不過是有娘生沒娘養的破爛貨,敗壞了我們家的聲名,打死了幹淨!”
此刻關起門來說話,顔夫人也不理論什麼好話孬話是否得體莊重,隻揀過瘾的來罵。
邵姨娘四兩撥千斤道:“論理我不過是個姨娘,太太才是正經主母,平日裡确實沒見太太教養過三姑娘,隻到了做錯事情時才喊打喊罵的,倒也可憐見的。”頓了頓,又道,“三姑娘這樣的性子,喜歡的東西便愛争一争,她今年不過豆蔻,正小孩心性呢,心裡幹淨,沒想過什麼搶男人的龌龊事兒,隻不過說些愛和誰玩不和誰玩的話。此事往大了說,也不過是小孩子争搶失了些體面,可太太非要給三姑娘安上個□□的名聲。太太若是存心不讓孟家好看,自然誰也沒臉。”
顔雙儀最恨邵筝兒這種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作風,尤其此事牽涉三姑娘和六姑娘,她豈能輕輕放過?既見自己說不過邵筝兒,顔雙儀幹脆勃然大怒,将手中木棍一扔,叱道:“多少大家族最後毀于一旦,就是因為你這樣姑息養奸。你倒是落得個寬宏大量的好名聲,卻叫我孟家家風不嚴家門不幸。邵筝兒,少打你的算盤,此處沒有你說話的份兒!”
邵筝兒不怕顔雙儀怒目金剛的模樣,也并不退讓:“夫人是一定要将此事添油加醋地宣揚出去,鬧得滿昌安都知道我們孟家教出了這樣的女兒嗎?”
“我何曾說過要宣揚出去,我隻說你這樣姑息養奸……”
正焦灼時候,外頭有人通報說景大奶奶來了。
顔雙儀覺得她和林疏雲畢竟有共同管理内院的關系,想必林疏遠肯定是站在她這邊的,于是一股腦拉着林氏要将剛才的來龍去脈說個清楚。
林疏雲擺手道:“我方才已經看過令璋了,現在來問三姑娘一句,此事究竟是要公了,還是私了?”
邵姨娘問:“公了如何,私了如何?”
“若要公了,便将事情一五一十交代給老太太,由她主持公道;若要私了也簡單,三姑娘去給六姑娘賠個禮道個歉,姊妹間便沒有解不開的仇。”
樂璋立刻不幹:“分明是我們兩個你一言我一語吵起來的,憑什麼隻要我給她道歉?難道不哭的那個就是錯的嗎?”
顔夫人也不肯幹休:“你既然這麼不服,那自然是要公了的,到時候當面鑼對面鼓,倒讓老太太評判個道理。孟樂璋這般不懂規矩,豈能輕易饒過?”
林疏雲又問:“邵姨娘,你怎麼說?”
邵姨娘欠首溫順道:“此處原沒我說話的份。隻是六姑娘寬容,沒将這事狀告到老太太處去,想是留了些姊妹情面。三姑娘又是做姐姐的,不說讓着六姑娘,平日行事也應做個姐姐的模樣來,今日這樣處置已經很給她情面了。”
林疏雲點頭道:“你是個清楚的,姊妹間拌嘴是常有的事,若為了一句兩句的搶白就大動幹戈記了仇,反不好看。再者叫外頭知道了,倒像我們府上真有見不得人的事,那就更不好看了。”
這輕輕幾句并沒沖着顔夫人,顔夫人卻自覺落了下風,想為自己找補回一些面子:“你不知這三姑娘的脾氣秉性,從前在将軍府就無法無天,如今若一再慣着她,她隻會得寸進尺,越發縱得不知規矩。”
林疏雲道:“二太太說的是。去歲二叔便說過要延請汪老先生先生講學,咱們家二爺也算三顧茅廬,前日總算得了句準話,下月初汪老先生就會來昌安。景崇與我商量着,到時不僅則哥兒和玄哥兒聽學,咱們家幾個姑娘也跟着去聽聽,胸有點墨,知大義才能守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