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市,L省的一個沿海城市,氣候适宜,城市經濟好,堪比身為省會的S市。L大,一個211大學,L大附中,雖說相比較于D市“三大校”略微遜色一點,但每年一本率也達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而且D市經濟發達,對于教育投資也比B市好很多,L大每年有很多人捐贈建設校園。
L大附中和L大都在一條街上,L大附中是一個初中和高中一體化的學校,校園基礎設施完善,管理合理且多樣化,學校本着快樂學習的目的建設校園,這也是紀念選擇附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B市是個山城,相比較來說好一點的高中隻有三個,而且一中和B高兩極分化嚴重,B市的家長總會跟孩子說:“你考進了B高就等于踏進了一本的大門。”B市的重點初中隻有兩個,一個是實驗中學,也就是紀念的母校,另一個是二中,隻有在這兩個學校考進B高的幾率才大一些,而每年中考B高錄取分數線最高分和最低分能差一百多分,這是因為有一些小學校有指标到校。B市孩子從小就開始補課,初中更是嚴重,紀念上學那會還流行“上大課”,其實就是學校老師組織全班進行有償補課,後來教育局查的嚴,這種大課漸漸就不流行了,但是家長還想讓學校老師給補課,就隻能上小班課,紀念上初三那會,從初二暑假就開始跟着自己班老師上小班課,一個班能有五六個學生,一節課200到300不等,寒暑假五科每天連着上,但這也是少數,許多家庭負擔不起昂貴的學費,這種教育模式在B市已經持續了不止十年了。在這樣的高強度學習壓力下,紀念也漸漸發現以她的綿薄之力拯救不了迂腐的思想,暖暖如果在這樣的環境下,她也隻能選擇随波逐流,而D市孩子考出去的幾率大,也就不像B市這麼卷,學生們放學不用去上補課班和看護班,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參加一些社團活動,鍛煉學生的思維,既然有了這個機會,紀念和江漫都想去争取。
*
1月11日星期二,距離放假還有三天,紀念早上才到班級就接到了編輯小柳的電話,而且剛才在管學生沒聽到,小柳打了好幾次。
紀念:“喂?小柳,怎麼了?”
小柳:“半夏老師,您現在忙嗎?”
紀念:“有什麼事你說吧,我這邊一會還得上課。”
小柳不知道紀念的真名,隻知道紀念不是專職作者,也隻是知道紀念是老師。
小柳:“是這樣的姐,就是一個月前您不是簽了一千本書嘛,由于出版社的疏忽,還有五百本需要您再簽一次,印刷廠那邊也在等着統一進行印刷,印紙已經發快遞發走了,我一會會給您發一個訂單号,大概今天就能到,因為不知道您放沒放假,就給您發學校了,這個挺急的,印刷廠那邊隻給了我兩天時,您看看能不能搞定,要是時間太緊我再協調。”
紀念有點懵,不過又緩過神來說:“嗯行,我這邊應該沒問題,那你把地址發我,我簽完給寄過去。”
小柳:“謝謝姐!我馬上給您發!麻煩姐了。”
紀念撂下電話感覺很迷茫,臨近放假學校任務挺緊的,這又來個這個活,紀念感覺要升天了。
上午十點多,紀念接到了快遞小哥的電話,紀念讓他放門衛,她以為五百張簽名紙的包裹會很小,結果一到門衛發現是一個大箱子……
小柳才給紀念發消息:姐,為了彌補給您帶來的不便,出版社提前送了點這次書的周邊,跟簽名紙一起發過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