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都是幼苗,随便種吧。當時去買苗子的時候,也是随便挑的。”
江建國知曉江瑤計劃以後在這弄農家樂,故栽樹也不求規律。
其次人也忙了一上午,肚子早就空了。
“先吃飯,先吃飯。”
為節省時間,顧紅一下車,江瑤便把早上帶來的疊塑料碗拿了過去。
将鍋裡的涼面分裝好之後,舀了點澆頭。
江建國幾人尋了個地頭,埋頭吃了起來。
“大伯母這手藝,不開個農家樂,屬實虧了。”
江瑤吃面第一口,贊不絕口。
“吃你的。”
顧紅一想到前幾日全家費的周折、吃的閉門羹,遞給江瑤一個白眼。
江瑤心領神會,不自主的撇了撇嘴。
李家村小學老師宿舍。
“爸,我現在都想離職回家找個廠上班。”
午休時間,五年級語文老師何貴萍打電話,對着家裡人抱怨。
“你說的太誇張。找個廠上班怎麼比得了你當老師輕松呢!風吹不到雨淋不到。你還是太年輕了,不懂我們的良苦用心……”
電話對面是一如既往的回答,何貴萍有些挫敗。
父母總會以自己經曆過的事情結果作為孩子人生路上的評判依據。
可人生不是控制變量實驗。
人生是曠野,裡面有無數條錯綜複雜的軌道。
或許父母選擇的,有一大部分,并不是孩子想要的。
若有可能,何貴萍希望,父母能在她舉棋不定的時候,給出一些意見。
而不是每一步都替她精打細算。
這和木偶人有什麼區别!
“你說說你,上下班我們接送,零食小吃也給你買了,你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
電話那端的咆哮聲傳來,何貴萍有些委屈。
她低頭拭淚的瞬間,錯過了窗戶外一閃而過的身影。
“這真的行嗎?”
一周後,侯菊蘭看着門外的招牌,有些忐忑。
“行,絕對行!”
江瑤把前幾天托人從縣城定制的白字紅底的“侯大姐家常菜”的牌子拿了出來。
她把它立在門口。
牌子下方貼了張紙,紙上詳細備注了菜名與價格。
這些基本上都是大伯母的拿手好菜。
隻是換了個接地氣的名字。
溜達雞炖蘑菇、爆炒洋芋絲、幹煸豆角、麻婆豆腐、爆炒豬頭肉等。
當初分家時,大伯江紅軍家最先離開老院,另立門戶。
後來,家旁邊竟然通了馬路。
一晃眼,大伯家住在這裡十多年了。
所以剛畢業,江瑤便瞅準了這片區域。
這裡交通便利,地形開闊。
是建立初期農家樂的不二之選。
“來了,材料下來了!”
江建國一進門,便有些激動。
前段時間一直在遞交材料、補交材料的路上。
今早拿到這薄薄的幾張紙,還是有些恍然。
現在開農家樂的證件手續齊全,明日便可大幹一場。
是以隔日,江紅軍家的鞭炮聲響徹上空。
昭示着“侯大姐家常菜”農家樂的正式開業!
開業第一天,農家樂共準備了八桌。
寓意發發發。
村裡上了年歲的老人一桌、村裡小學老師一桌、鄉政府與村裡公務人員一桌、鄉衛生院醫護人員一桌、其它的便是些左鄰右舍,還有陽山屲挖井種樹的一些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