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了這筆生意的事蘇小麥并沒有告訴家裡人,就如之前那二十兩她不曾說一樣,若是被家裡人知道了,少不了各種矛盾麻煩,還不如不告訴。
隻是繡坊送來的東西太多,她也不好瞞着,隻說是繡坊掌櫃相中了她的手藝,在她這裡定了一副繡品,給了一兩半的銀子。
一聽說一副繡品就能賣一兩半,當下不少人都動了心思,連蘇母都歡喜的想要将銀子從女兒那裡拿過來。
那可是一兩半,從她嫁人開始,還沒拿過這麼多銀子呢,自家女兒不過是個小丫頭,若是弄丢了哭都沒地方哭,還不如給她收起來的好。
這些小心思在對上蘇老太的目光後,立刻打消了,蘇老太看着家裡人快要發光的眼神,冷笑道,“現在看到銀子高興了,來,小麥告訴他們你這東西要繡多長時間?”
人老成精的蘇老太心裡門清孫女恐怕沒有說實話,肯定不止一兩半銀子,對此她心中十分滿意,懂得适當藏拙是好事。
孫女過兩天可是就要嫁入王家的,王家光是兄弟就有六個,還有兩個已經出嫁的姑娘,若真是沒有一點心眼,還不被人欺負死。
有點銀子傍身也是好事,蘇家現在艱難,親事肯定隻能是面上光,暗地裡給的陪嫁不會太多,孫女手裡有了銀子,在婆家也不會太艱難。
她相信孫女的聰慧,更清楚市價,對方給了一兩半銀子,不是事情瑣碎就是要求高,不管是哪一樣,所要用的時間都不會短。
蘇小麥笑了笑,“需要七八個月的時間,畢竟是一針一線繡的,若是繡的不好,掌櫃的也會拒收,這期間肯定要浪費不少針線,布料。”
對于正常人來說确實是這樣的,不過這生意本來就是掌櫃的上趕着讨好東家的,所有東西都不用蘇小麥操心不說,那邊也會盡量将貴人的喜好,别家的禮物消息送來,免得撞到一起,反而不美。
聽說居然要七八個月,當下不管是幾個妯娌,還是大房的媳婦都立馬熄了心思。
蘇小麥沒有教外人,對自家大嬸還是教了的,可惜蘇大嫂在這方面真沒什麼天分,反而毀了不少布料,繡線,自己的手指頭也紮的不輕,才終于放棄了學刺繡。
等人都散去了,蘇老太笑眯眯的拉着孫女的手,“好孩子,還是你聰明,這麼一來王家那邊也不好讓你幹重活了。”
蘇小麥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蘇老太是覺得繡東西是她想出來的辦法,好避過王家那大一攤子事。
之前她沒想到,如今一尋摸,這還真是個好理由,當下也笑了。這一幕落在一旁的蘇二丫眼中,隻覺得蘇小麥的笑格外刺眼。
還有那刺繡,她咬咬牙,從有了未來的記憶開始,她不是沒想過也要學,哪怕看在自家人的面子上,蘇小麥也不能不教。
可就如蘇大嫂一樣,她也沒有那個天分,确切來說她還不如蘇大嫂,蘇大嫂簡單的繡個荷包還是學會了的。
蘇二丫卻不同,她本身就帶了前世小十年的記憶,前世她嫁到方屠戶家後,雖說沒怎麼管過銀子,在吃喝上面卻是不愁,慢慢就懶了。
方家家境不錯,方老二也是個能幹的,雖然沒繼承到肉鋪攤子,卻也沒少賺錢,在銀子方面對媳婦算是大方的,加之後面蘇小麥回鄉時已是官太太,不看僧面看佛面,方老二更加不和她計較。
當時蘇二丫覺得自己也是官夫人的妹妹了,哪還能穿粗布麻衣,後幾年的穿戴都是在鋪子裡買的,手上那點手藝早就忘得差不多了。
現如今你讓她做個嫁衣都艱難,更别說細緻的刺繡了,在确定自己沒有這方面的能力後,蘇二丫隻能恨恨的放棄。
這會看着蘇老太對蘇小麥的偏心,想要蘇小麥能夠賺一兩半的銀子,心裡和貓兒抓撓似的,隻覺得老天爺不公平,怎麼什麼好事都讓蘇小麥占了。
蘇小麥自然也察覺到了蘇二丫的敵意,她懶得理會,之前沒有拒絕蘇二丫刺繡,也隻是不想再被蘇二丫找機會鬧騰,别的地方她可不會慣着。
蘇老頭說到做到,說了兩房嫁閨女讓他們自己準備,那是真的沒打算管,除了日常的下地,就是找老友說笑,一直冷眼旁觀兩房人的處事。
這些蘇小麥心裡模糊知道,隻是不想和蘇二丫發生沖突,根本沒有打聽二房的事情。
随着時間越發鄰近,大房衆人更是忙的腳不沾地,找人在婚禮當天幫忙打雜,還要找個合适的主廚之人,再加上婚禮當天需要忙的事情。
蘇母帶着兒媳婦跑的腳不沾地,往往回家就是天黑了,直到女兒成親前一天晚上,才有時間和女兒說說心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