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不如王皓的都過了,偏偏王皓沒過,為了防止是出現意外,夫子還專門讓王皓默寫了院試的内容,對一個院試來說,那試卷稱得上出色。
不論是夫子還是王皓都以為是其中出了意外,夫子還安慰王皓等明年再考,結果第二年還是沒考上。
夫子才覺得不對,問了人後知道是趙家故意讓人壓着的,到了這個時候,夫子哪還不明白怎麼回事。
他氣的不行,當即就要去找學政理論,學政知道後勃然大怒,好言好語請走夫子,表示一定會嚴懲家裡人。
結果他這邊還沒回家,王皓就被人打了,對方蒙着臉,是兩個大人,可想而知王皓的情況。
不但如此,在當年童生試時往年總會考上一兩個的學堂,硬是一個都沒有。
轉眼,王皓又被人撞進了二月份的湖裡,若非是有人看到,可能那一次人就沒了。
饒是如此,王皓也因為在冷水裡待的時間太久了,落了病,養了三四年才算是好了。
“趙家人做的隐蔽,在我落水之前,也是三不五時出些事情,但都是小打小鬧,那時,我年輕氣盛,心裡存着一股氣想和對方鬥,現在想想也多虧對方還有顧忌,沒有直接下死手。”
當時無法接受的事情,時隔幾年再說起,王皓神色平靜,看到蘇小麥擔心還能笑出來。
“後來,我退了學,也就好了,趙家人沒再找學堂的麻煩,至于我大概是覺得我活不了多久,忘了吧。”
其實并非如此,趙家如此行事,夫子在這裡教學這些年,總有一些人脈,幹脆直接請學生帶着去了一次官員的聚會,當衆将此事戳破。
學政看似權力大,也隻是在下面這些小地方,更何況這個趙學政本身隻是從五品的員外郎,還是因為祖蔭才有的。
相比于知州還要差上一些,有了老夫子這一鬧,趙家到底不敢再像之前那樣,還特地派人來王家賠罪。
說是賠罪,其實是警告,王皓也是那時決定了日後定要科舉的心思。
聽完之後,蘇小麥心中一凜,這種心思狹隘之人,最是記仇,不過是小孩子之間的打鬧,都能故意拿捏别人的前程,可見對方的心性。
這樣的家中長大的孩子又會是什麼性格?若說對方突然想起兒時之事,故意讓人斷了王皓的前程,不是不可能的事。
“那你要考院試,豈不是危險。”蘇小麥不安道。
“無妨,他在任上待不了多久了,明年院試應該就會換個學政。”對方在禹州待了兩任,也該回京了。
且他也不是挨了打不還手的人,早些年是年紀小,又一心要養身體,沒時間去管太多。
在前年身體好些了之後,他對此事已經有了計較。這種人讓其繼續當學政,不知還要害多少讀書人。
隻是這些事情說來,難免還讓媳婦擔心,王皓幹脆轉移了話題,“娘之前說過等我成了親,家裡就分家,估計也就這幾天了。”
這事蘇小麥還真不知道,也沒人不長眼的在她這個新嫁娘面前說分家的事,聽王皓這門一說,她的心思暫時轉移了。
趙家的事,她記在心裡了,有機會定要回敬一二,且知道趙家人行事,她也要給夫君準備一些防身之物。
心思轉到分家這事上後,蘇小麥想到如今王家的情況,就是一陣頭疼。
說起來,王家的人是真的多,在農村生七八個孩子的不算多,也不算少,可真正能都養活的就少之又少了。
王家卻又是不同,王老實和王春花是半路夫妻,蘇小麥也是嫁入王家之後,才徹底弄清王家的情況。
王母從小受寵,成年後家裡人舍不得她遠嫁,後來剛好在臨縣救了個落魄書生,幹脆就招了上門女婿。
王三郎和王皓的父親就是那個落魄書生,後來在王皓兩歲的時候,書生去趕考,遇上了山匪,同行的人帶回來的隻有對方散架的書箱。
王春華算是成了寡婦,有着家裡做靠山,她的日子倒是不難過,可家裡人總覺得自家姑娘可憐,有人就提到同樣喪妻成了鳏夫的王老實。
王老實人如其名是真的老實,他和前面的媳婦生了三子兩女,一個大男人帶五個孩子,自然不容易。
後來經過媒人說合,兩人就成了一家,這樣孩子按序排下來就有七個,後來兩人又生了最小的兒子,王家就有了六子兩女。
這麼一個家,想要分家,蘇小麥想想就覺得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