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麼眼神對峙的一會兒功夫,罷工的兩隻兔子已經被抱回起點,眼見它們還要逃跑,印思涵幹脆伸手拽了一把草在前邊逗引。
兔子果然不再扭頭,乖乖跟着前方的草束往終點方向蹦。
見所有隊員回到起跑線,胡随眼疾手快揮動手裡的旗子喊了聲:“跑!”
登時視頻裡掠過一道黑色殘影。
再一轉頭,烏鴉已經立在烏言做的椅背上翹翅膀梳理羽毛,它對着攝像頭頗有風度的揮了揮翅膀,烏言也得意洋洋的挑了下眉。
而鳳昂見自家雞崽子還卡在路障那裡試圖往上蹦,氣到直冒煙。
傻孩子,雞也是會飛的啊!
但也許是這隻山雞最近夥食太好,大肚鼓鼓實在不像飛得起來的樣子。
最終,烏言組以壓倒性的勝利獲取賽跑項目的第一名。
比賽進入中場休息階段,各參賽選手帶上自己的隊員紛紛做起賽前動員。
于童童不好意思的把大黃拉到人少的地方,拉起狗耳朵小聲說話。
小孩子沒有直播的經驗,以為遠離攝像頭就拍不到自己,卻不知導演給别到衣領上的話筒即便捂住也可以收音。
全網都聽到小男孩的碎碎念。
“大黃大黃,我們真的上電視了嗎,好神奇,我從來沒有上過電視,你說爸爸媽媽會看到我們嗎?”
烏神村是隐藏在大山裡的小村莊,雖然烏凰山資源豐富,現在還有政策補貼,但依舊有大量年輕人外流。
他們需要去大城市打工,哪怕不是像s市那樣的一線城市,起碼也要走出山裡,才能有更多機會。
對這些背井離鄉的人來說,他們感恩這座如父母般養育他們長大的大山,一家幾代人的童年都是在山間度過,甚至連最初建房子打造桌椅也是用山上的木頭。
他們對這座大山熟悉又親切。
但時代早已變化,網絡的發展讓他們知道外界的發展有多迅速,如果再不走出大山,或許他們接下來的子孫後代都要困在大山裡頭。
這座山脈哺育了他們,卻也像大包大攬的長輩,把他們蔭庇在自己身後,衣食住行全都一手操辦,擋住了外面的風雨,也擋住了外面的陽光。
村裡的生活并不算差,甚至頗具田園風光,如果隻有他們這一代人或許就選擇永久定居在此,可于童童等新時代出生的小朋友卻需要更廣闊的天地。
他們應該有選擇離開大山,或是留下的自由和權利。
有錢,才能有離開大山的底氣。
而離開村子的人們,正是在為争取這個權利而奮鬥。
于童童的父母,還有其他小夥伴的父母,都是懷着這樣的念頭,背起行囊,把孩子和老人再次托付給哺育自己長大的深山,離家而去。
于童童已經很久沒見過父母,母親還好,隻在山下鎮子做工,偶爾有空閑會上山來看看,于童童的父親卻離開去了遙遠的s市。
那是需要做兩天一夜的車才能去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