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蜴人一走,立馬就有幾個人圍了上來。
“剛剛蜥蜴人買的還有嗎?”
“可以讓我試試這個嗎?那個也要!是優惠價吧?”
“我也要,我要這個比較黃的。”
“也給我一個!”
突然湧來的人潮讓我驚慌失措。
姐姐直接把我推到自己的身後,然後遊刃有餘地招待客人。
“剛剛的糖心蜜薯已經全部賣光了。”
“很抱歉,隻有第一個顧客有優惠價。”
“比較黃的這個叫甜玉米,一個4枚小金币。沒那麼黃的叫糯玉米,一個2枚小金币。這種糧食吃的是外面的顆粒層,裡面的杆是不能吃的。”
“麻煩大家排排隊,一個一個來點單,沒排隊的将不賣給他!”
“我、我是第一個,哪種比較甜啊?”
“您好,甜玉米比較甜。”
“那來兩個。”
“8枚小金币,謝謝。”
姐姐回頭瞟了我一眼,我立馬乖乖上前收錢和把甜玉米遞給顧客。
“我也要甜玉米,1個就行。”
“4枚小金币,謝謝。”
“我每種要2個。”
“總共1枚金币+2枚小金币,謝謝惠顧。”
“各要一個。”
“6枚小金币,請拿好。”
原本應接不暇的場面,沒兩分鐘就被姐姐整理好了。
在一湧而來的四個顧客都離開後,姐姐趁着還沒有客人的間隙,清點蒸鍋裡一共還剩多少存貨。
“甜玉米還剩2個,糯玉米還剩8個。”她默默地數着。
“哦!那把先這些已經蒸熟的都移到第一層,下面兩層還可以再蒸20個。”
“甜玉米大火的話10至15分鐘可以蒸熟,糯玉米大概需要20至25分鐘才能蒸熟。”
姐姐用傻眼的表情看着我。
“怎、怎麼了?”
“不要再蒸了。”
“為什麼?”
“沒必要。”
“為什麼?”
為什麼我會一直請教一個8歲左右的孩子做生意啊……
她真的隻有8歲嗎……
做起生意簡直頭頭是道啊!
“你覺得賣熟的有效率些,還是賣生的有效率些?”
“還有,你覺得你的顧客群體是吃熟食的,還是來進貨的?”
她的連問讓我頭腦空白,這些問題自己從來沒有想過……
“原本以為你是因為顧客沒見過沒吃過這些新型糧食,才采用蒸熟的方式來讓顧客了解,沒想到你是完全沒有任何想法……”
姐姐欲言又止,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讓我覺得自己仿佛是讀書時期上課開小差被老師點名的學生。
心裡七上八下的堵得慌。
“那,那你說接下來要怎麼辦?”我發自内心地詢問。
“隻要把蒸鍋裡的賣完就可以收攤了。”
“為什麼呀?”我再次忍不住問了起來。
這次,姐姐沒有多做解釋。
***
後面又陸陸續續的來了好幾個人,現在蒸鍋裡隻剩下2根糯玉米。
在我考慮着要不要把剩下的2根糯玉米送給旁邊的兩姐妹,然後收攤去冒險者公會繳費時——
突然有個人從不遠處徑直地往攤位跑來,是之前甜玉米和糯玉米各買了一個的其中一位顧客。
“炙熱的火之女神和堅實的土之女神啊!我贊美你們!”
“……”
他一跑到我的攤前就跪地禱告。
這是一位頭戴回回帽的人類男性顧客,體型矮矮胖胖的,有個大大的圓鼻子,整個人看起來格外的親切。
(注:回回帽又稱禮拜帽、号帽、白帽頂,為回族的民間傳統男帽,流行于中國各回族聚居區。回回帽的原型是名為“戴斯塔爾”的宗教頭飾,是宗教發源地的産物。随着伊.斯.蘭.教的傳播,戴斯塔爾逐漸傳入中國,并發展為回回帽。)
男性顧客兩手撐在露營擺攤車的桌面上,氣喘籲籲到說不上話。
可剛剛禱告怎麼這麼利索??
等他好不容易喘口氣,他立馬非常嚴肅地和我說:“小子,你這些有多少我要多少!”
“全部嗎?”
“全部!”男性顧客斬釘截鐵道。
我有不少嘢……
要是用這個價格買的話,那可貴了……
不過他比起第一次消費的時候,身上多了一個斜挎包。
我心裡估算了下,說:“甜玉米大概還有220根左右,糯玉米沒記錯的話是102根。”
姐姐問道:“先生,請問是全部都要嗎?”
“那,那大概要多少錢呀?”
男性顧客似乎沒想到我還有這麼多庫存,一臉出乎意料的表情。
“1星币+1大金币。”
姐姐和顧客一副被我吓到的樣子。
“連數量都沒搞清楚,這人瞎說什麼啊他……”
我聽到姐姐不滿地嘀咕了一句,但聲音估計就隻有我能聽到……
所以,是故意說給我聽的嗎……
“總價在1星币以上啊!”
男顧客低頭沉思了兩秒,再次堅定地說道:“你這些我全要了,就1星币可以嗎?”
“好——”
在我準備答應時,姐姐打斷了我的話。
“不可以哦,因為不知道準确的數目。加上畢竟不是便宜的東西,要是到時數量有出入的話,雙方難免有紛争。所以,還是先确定準确數量再來商讨價格比較合理。”
“嗯,也是也是,是我考慮不周了。”
“那首先我們先算算有多少甜玉米吧。”
我目瞪口呆的看着姐姐,打死也想不到自己的生意是由一位小女孩負責操盤和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