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他出示的是李家的令牌,護衛城門的西城兵馬司的小吏也沒說什麼。
一路向西行,瀾意冷靜下來,一直在回想前世的事。
不對勁,一點兒也不對勁。
前世瀾舒小産,是因為瀾舒身子弱,沒有保住,并不是意外。
所以瀾意才覺得,還有很多時間,沒有太過着急。
出了意外,極有可能是人為的緣故。
她才不信有這麼多意外。
看來有人容不下瀾舒的孩子。
會是誰呢?
前世瀾舒病逝,因沒有留下一兒半女,李家與南康侯府的姻親關系也越來越淺,随着南康侯世子續弦,他們的姻親也就逼沒了。
所以瀾意沒有過多地關心南康侯府的事。
她似乎聽到過南康侯世子的一些事,他的續弦夫人嚣張跋扈,因為南康侯世子有個外室,大鬧了一場,鬧得滿京城都知道南康侯世子有個外室。後面的事情,她不好奇,沒去了解了。
或許跟這個外室有關。
南康侯世子可能想害瀾舒的命,給外室騰位置。
想到這裡,瀾意緊緊握拳,用力掐着手心,回到李家之時,手心上已有了很深的指甲印。
她這是在警示自己,如若找不到那個害瀾舒小産的人,她枉活此生。
李家衆人齊聚慈壽堂,皆神情凝重。李太師與羅老夫人坐在上首。
作為瀾舒的母親,楊夫人正用手帕擦拭着眼淚,,一聲又一聲地抽泣着,江夫人三人則圍着她安撫。二老爺等人,也是傷懷地歎了好幾聲氣。
瀾意依次給他們見禮。
因聽潤和瀾心年紀小、沈念甯得哄孩子,他們三人不在正堂。
羅老夫人給崔嬷嬷一個眼神,崔嬷嬷輕咳一聲,底下的奴仆連忙搬出一個小兀子給瀾意坐。
瀾意順勢坐下,“多謝祖母。”
屋内沉默了一瞬。
“好孩子,難為你現在趕回來,陪我們一起等消息。”羅老夫人打破沉默,慈聲道。
李太師見妻子發話了,立馬跟着附和,“是啊,這些時日你心裡夠苦了。”
瀾意紅着眼眶搖頭,“祖父祖母,孫女心裡一點也不苦,孫女隻是想盡快地知道三姐的消息,哪有姐姐出了事,妹妹在城外快活的?”
楊夫人為母心切,說話的聲音都啞了,道:“瀾意說得對,好孩子,大伯母記住你這次的心意了。”
羅老夫人比楊夫人鎮定,她們已經去看望過瀾舒了,她知道瀾舒不會有恙。
隻是,到底是年紀大了,她心疼那個未出生的孩子和瀾舒的身體,隻好将心裡的難過,全部表現在緊握着拐杖的手上。
她張張唇,“惜桃啊……三丫頭吉人自有天相,會沒事的。”
楊夫人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極有福氣的,所有她毫不氣餒,隻是傷心。
“孩子沒了還可以再有的,我的瀾舒也一定會沒事。”楊夫人道。
屋内衆人齊齊點頭。
府上管事幾乎是跑着過來的,都沒有找小厮或丫鬟傳話,想第一時間把這個消息告訴衆人。
“老太爺,老夫人,三姑娘醒了!”盡管說這句話時,管事摔了一跤,但他又很快爬了起來,接着說:“大夫說三姑娘這次并無大恙,隻用休息幾日身體就可好轉。”
管事的話無疑給了正堂衆人吃定心丸。
羅老夫人不停地撫摸胸口,“那就好,那就好。”
楊夫人更是激動地站了起來,“瀾舒真的無恙?”
“是呀,大夫人,老奴聽侯府的下人說,三姑娘醒後還有力氣喝粥呢!”至于有沒有喝粥,管事也不清楚,他隻聽到侯府下人禀告瀾舒無事,讓李太師府的人安心。
為了讓楊夫人振作,管家隻能如此說。
當年若不是大公子和三姑娘,大夫人不會有精氣神支撐下去的。
楊夫人心底的焦慮不安散去,她很想去看看女兒,下意識往前一步,但想到夜已深,貿然前往有失禮數,恐怕會連累在夫家的女兒,她又退回來轉過身。
羅老夫人看在眼裡,道:“既然三丫頭無事了,現在天色也不早,你們就散了吧。”
衆人紛紛站起來行禮告退,瀾意也跟着沈夫人往三房的院子走。
瀾清此刻撇下丈夫宋晗,快步走向瀾意,挽着瀾意的手低聲說:“我覺得這件事情不是意外。”
家裡六個姐妹,大姐瀾惠遠嫁,五妹瀾誠、六妹瀾心的心思都比較簡單,這件事情她隻能跟瀾意說。
瀾意停住腳步,“二姐也是這般想?”
因瀾意心裡有事,走路也慢了些,跟在沈夫人後面。
“說是滑到這種意外,誰信?”瀾清聲音更加低了,“肯定是有人刻意為之。”
“明日去侯府的時候,我們多注意一下,看看能不能找出蛛絲馬迹。”瀾清接着道。
瀾意的想法和瀾清差不多,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她逐漸纾解心胸。
瀾舒肯定會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