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涼公主而今不過十六七歲。
北涼在這場戰役中慘敗,北涼國主為保邊境和平,不得不命北涼将士護衛公主去大榮和親。
他打算将北涼公主獻給隆化帝,成為隆化帝的後宮妃嫔,不過隆化帝有自知之明,知曉自己年歲漸長,不能糟蹋了這樣一朵嬌花。
所以,他下了一道之意,封八皇子為陳王,賜婚北涼公主,在明年之内擇吉日成婚。
至于北涼公主,由于不熟悉中原禮節,特被隆化帝送去晉陽公主府上學習禮儀。
若是延慶侯沒有出事,隆化帝肯定想讓延慶長公主親自教北涼公主禮儀。
當這個消息傳遍京城時,有人歡喜有人愁,最憂愁的,莫過于周婕妤與八皇子。
十三歲的八皇子很是依賴母親周婕妤,聽完内侍宣讀這道旨意,八皇子瞪大了眼睛,十分不理解。
周婕妤在深宮數年,深谙生存之道,皮笑肉不笑地給宣旨内侍銀錢,說了些客氣的話語,宣旨内侍也非常誠懇,祝福八皇子和北涼公主夫妻和美。
内侍一走,八皇子徹底坐不住了,拿着聖旨走向周婕妤,不解問:“母親,父皇這是什麼意思?我才十三歲,他就要給我賜婚?”
周婕妤情願北涼公主成了隆化帝的妃子,“是啊,八郎才十三歲,如何能與北涼公主成婚?就算是明年成婚,我兒也才十四歲……”
“母親,今日我遠遠瞧了瞧北涼公主,她美若天仙,像一朵不可攀折的嬌花,兒覺得兒與她不相配,兒配不上她。”八皇子年紀尚小,對任何事情都好奇,北涼公主進京和親這樣的大事,他屁颠颠跟在秦王、齊王等人身後,踮着腳好奇遠望。
直到北涼公主給隆化帝行禮,他近距離看過這樣的容顔後,一瞬間腦袋空白,什麼都沒有了,雙眼瞪得老大,似乎要将北涼公主看穿。
周婕妤也想将北涼公主看穿。
她與八皇子好奇的點不同,她好奇北涼公主入宮後會是什麼位份。
一國公主,起碼是昭儀的位份吧!
想到這裡,周婕妤心裡不舒坦。
憑什麼她生下皇子,還隻是個小小婕妤,不能向上爬,成為妃位。
結果,現在發生的事更令她生氣。
她給自己貼身宮女試了個眼色,宮女會意,屈膝行禮,帶着殿内一衆宮婢内侍離開。
“傻兒子,這異國公主當了你的王妃,你就沒有奪嫡的可能了,你父皇他這是要斷了你奪嫡的念想啊!”眼下隻有他們母子二人,周婕妤看着八皇子那懊悔不已的模樣,搖頭歎氣。
八皇子納悶,“奪嫡?二哥太子之位穩固,我們兄弟幾個為何要争搶屬于他的位子?”
周婕妤狠狠戳了戳八皇子的腦門,“那太子之位寫他的名字了嗎?你和他都是你父皇的兒子,都是皇子,憑什麼他資質平庸也能當太子?”
八皇子有自己的想法,“人各有志,我志不在此,我隻求有佳人相伴,共度良宵,并不求太子之位。”
“父皇為大榮皇帝,日理萬機,從不得閑,我不想過這樣的生活。”八皇子皺眉搖頭,“我隻想當閑雲野鶴,樂得自由自在就好。”
周婕妤一口火氣湧上心頭,眼眶不禁濕潤起來,強忍着怒火,說:“閑雲野鶴?你不為自己想想,也該為你母親我想想。我隻是一個小小婕妤,無寵,無母家幫扶,我日後該怎麼辦?”
八皇子眨眨眼睛,“兒子養母親一輩子,母親不必擔心。”
“我隻想當太後!”周婕妤擔心隔牆有耳,壓低聲音說道。
“兒——”八皇子本想接着發表自己的意見,看着周婕妤失望透頂的模樣,他話到嘴邊,又露怯,不敢說出口。
周婕妤背過身去,将眼淚縮回去,輕撫胸口給自己順氣。
“如今這局面,我親自給你分析一遍。”周婕妤穩定好情緒,“太子日漸式微,不得聖上偏愛,趙王、七皇子已經沒有奪嫡的可能,秦王嚣張,齊王鋒芒未露,燕王、楚王二人勢大……”
八皇子神情木讷。
很顯然,他一字一句都沒有聽進去。
他并不覺得,自己有資格、有能力去同兄長們争太子之位。
更何況,太子還沒有被廢,做再多也是徒勞。
周婕妤轉過身來,接着說:“太子咱們姑且不管,隻管坐收漁翁之利即可,秦王他們遲早會對太子動手。燕王、楚王二人不容小觑,他們背後都是李家,李家是什麼人家?李家的老太爺曾經是當朝首輔,又做過禮部尚書,在朝中頗有威望,他的身後代表了文臣一脈。換言之,朝中的文臣,幾乎都會站在燕王和楚王那邊。”
八皇子不以為意,“文臣而已,三哥外祖還是郁大将軍呢,他可是武将之首。”
八皇子剛想誇贊秦王,就遭到周婕妤一記眼刀,他吓得即刻閉上嘴巴低頭。
“如果李家如今的子弟不争氣也就罷了,偏偏今年秋闱,李家三郎、李二夫人的侄兒、李三夫人的侄兒都桂榜有名,一時間風光無限,誰人不道李家子弟飽讀詩書,皆是學富五車之輩。”周婕妤想不通,李家的子孫中榜也就罷了,怎麼江家和沈家的子孫也能中榜?
這秋闱這麼好考,人人都能中?
怎麼她娘家侄兒屢試不第,浪費了一個又一個三年?
周婕妤正氣不打一處來,就聽到八皇子嘀咕一兩句:“那還不是因為李太師教導有方,換了别家子弟,能這麼輕易中榜嗎?”
“八郎!”周婕妤情緒不斷起伏,用手指着八皇子,訓斥道:“你不思進取也就罷了,竟然還為旁人說話,自認平庸。”
八皇子抿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