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地見面,又各自轉回原本的既定程序。
在忙碌行程打轉的時間裡,會感覺很充實,偶爾也會覺得這個時候讀研不太明智,尤其她所讀的專業要接觸心理學,這個對她而言的挑戰。
更别提醫學教育學方面等,除了學校的課程她也希望自己能更深入了解一點,服務于作品。
時間就是這樣越來越少。
隻是容易共情且有過心理疾病的人學心理,那簡直就是自尋死路。可她痊愈了,她也希望能幫助到别人。說她自作多情也好,說她聖母也好,隻是因為這樣做會喜歡,那就這麼做吧。
活着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譬如最近偶爾寫歌,也會不自覺把學到的東西運用進去。
音樂嘛,可以是最通俗的精神食糧,也可以是藥。
忙碌中也會有應該停歇的片刻。
在收到金鐘大婚禮邀請的時候張雲欣還是蠻驚訝的,但尊重他人選擇不做評價是基本。
婚姻……和愛情是兩碼事。
當然,這都說爛了。
這道選擇題短期内也用不着張雲欣來解,她更沒設想過對方會是什麼樣的人。
可能重要,但對她而言不那麼重要。
對她而言重要的是,在做題之前一定要努力讓自己的内核足夠強大。擁有全身而退的能力再去談婚論嫁,擁有獨自教養得起孩子的能力再去考慮生育。
想要幸福主義,但幸福從來不是寄希望于遇到誰,而是擁有對自己生活的把控能力。
這樣無論如何,進退都能自如。
婚禮那天張雲欣有唱祝歌的任務。
選曲的時候思量再三,張雲欣從自己沒打算發布的歌中挑了一首。
這是她能給到,帶有祝願意義最高的禮物。
靈感來源是金碩珍,她還特意問了金碩珍的意見。
金碩珍當然無所謂,決定權本該屬于張雲欣,他更開心這首歌的意義又被增添一層。
這層意義所包含的祝願像是又被反向輸出了一次,或許還能更好。
幻想誰都會有,具體如何把控分寸他更清楚。
……
如果一定要給這首歌做定義的話,或許是《Les pluies》2.0,風格不一樣但含義是确确實實的2.0。
這首同樣,不是因為金碩珍做了什麼才寫出的,而是因為他本人,隻是因為他本身。
沒有歌名,給金鐘大聽之前臨時想了一個,也是西語,叫做《TE AMO》。
沒告訴金碩珍,也沒打算告訴他,免得他得意。
隻要不發布的話,應該隻有金鐘大知道了。
主題是愛,寫歌的時候并不全是想着對戀人的愛,更有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己的愛。
發揮到極緻的治愈力,即便張雲欣的聲音像春雨一樣,偏向于飄渺,卻也能給人力量。
陽光的普照會烘散霧氣,重旋律輕編曲,詞也簡單易懂少了轉三轉的委婉。尾段的高音部分更是透亮,世界瞬間變得明亮。
“你真不打算發?”金俊勉聽完直呼可惜。
張雲欣裝模作樣地晃着橙汁杯聳肩,“唱也隻唱這一次哦!”
“那也太浪費了。”
張雲欣含笑沒接話,她又不可能用寫給金碩珍的歌去賺粉絲的錢,願意唱出來一首都已經不容易了。
大概是因為她唱的這首祝歌,就注定她今天必定有所收獲。
扔捧花的時候,張雲欣打算挪遠一點,便捧着空了的杯子想要離開聚集地中心重新拿一杯。
然而……
“三!”
“二!”
“一!”
張雲欣捂着被砸到的手腕看向懷中的捧花發呆。
嗯……她要瘋了。
旁邊有人在小聲吸氣驚呼,連金鐘大看見這情況都愣住。
張雲欣發誓她真的不是來砸場子的。
她一個才23歲不到,出道不足十年的女idol不會真的還不想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