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過沙沙作響的竹林、潺潺的小溪、亂石交雜的山峰仰月……至皎月被掩,隐去,旭日東升。
江願似有所感停下修煉,初生的日光打在身上随着修煉一縷紫氣進入,被體内的紫氣團吞并,吐出一縷精氣進入四經八脈,流入清心鍊中。
進入的那一瞬間江願注意到了,見此情形又想繼續捕捉,接着繼續修煉可都沒有見着,似有奇效修為漸漲。
可能隻固定時間才有,日光有此奇效,月光呢?
江願想晚上試試。
進入藏書閣,守門人還是何師叔,江願笑着與他打招呼。
何必神識一掃驚訝的瞪大眼睛,靈氣外浮是近日才突破的,“就練氣四層了?師侄當真勤勉。”他看得出來靈氣外洩卻不虛浮,可見是用了苦工的。
“謝師叔誇,弟子先進去了。”
江願第二次走進藏書閣,從修仙常識類開始,第一層的内容适合練氣、築基期的弟子。
靈植、符篆、礦石、妖獸、靈獸………都是一到二品的。
江願拿着一本靈植的玉簡盤腿坐下慢慢看,讀的津津有味,這裡的玉簡不許随意私刻,在這裡面刻的要花貢獻點,但你記住的出去自己刻在玉簡上又是可以的,這就是漏洞,要懂得靈活變通。
功法除外!
常識類中還有弟子刻入的心得,入了藏書閣可以換貢獻點,其他弟子也能通過心得得出新的感悟。
江願就從中知道了許多,比如說那日出修煉的紫氣,在她每日清晨中多有吸入乃日華為至陽之氣,夜中修煉也有月華乃月陰之力,都很少,經年累月才可能凝聚出對修煉有好處。
其中一個弟子的經曆她挺感興趣的。
下品五靈根的外門弟子修煉資質不行,築基三次不成,年老了請去凡俗界駐守當個富貴閑人。
而一到就面臨着一個問題等着他這個新任仙師解決。
一處曆年為魚米之鄉的永城,突然間一滴雨都沒有再下過,糧食減産,百姓過不下去背井離鄉。
永城的糧食為國庫的重要部分,皇帝請求國師解決,上一任國師懷疑有邪修作祟,便前往看了又看,皆無任何不妥之處,隻言天公不作美,施法下了幾場雨,回了皇城,說什麼沒事的。
而後幾年依舊如此,皇帝還下了罪己诏,又廣招能人異士前去查探皆無所得。
那位外門弟子聽聞了此奇事懷疑是有什麼天材地寶便前去嚴查。
那時魚米之鄉的永城變得黃沙漫野,炎熱非常,他越加懷疑是有寶物出現,從此十年間都會待上個半年在永城。
可惜都沒找到原因,後老來子徹底上品三靈根為孩子前程再次回到修真界,并将此當成一個奇事刻入其中。
凡俗界每50年一次測靈根,而修仙界是每10年一次,因為凡俗界靈氣不裕身懷靈根者少之又少。
兩個有靈根的修士都不一定保證自己的孩子也有靈根,但修士子女有靈根的概率會比兩個沒靈根的子女高上些。
江願倒是挺好奇的,築基回凡俗界看奶奶他們之後可以去探探。
十天之後她帶着外刻的靈植等知識直接去了靈悟峰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