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幾家之前一直沒能堵到藝術家采訪的新聞媒體借勢搏熱度也跟風起來。
但很快,出乎所有人的預料,這些子虛烏有的議論風聲被極其強勢地壓了下去。
首先是紐約藝術圈很大一部分知名的高水平的藝術家們,包括仍活躍的,甚至一些老早以前就不再活動的藝術家們都紛紛站出來怒怼那些質疑新人藝術家真實水平的人。
甚至是各個和藝術領域相關。
【所以說你懂個屁的藝術!腦子發育好了嗎就來上網,嘿,别偷拿你媽媽的手機了!】
這是某個一向以脾氣暴躁聞名且風格獨特的死亡搖滾樂隊主唱的留言。
【這個标題認真的嗎?我們教授特意在平時作業中要求我們最好去看看希柏裡爾的作品展,他本人真的超喜歡對方的作品!所以今年布置的當代藝術家的分析論文作業可選主題裡面我選了她的作品![抓狂]但是我能不能見見藝術家本人一面!要不然我真寫不出來一點!】
【可惡,太痛苦了!藝術家小姐姐救救孩子的論文吧!】
【噢,順便一提,我的老師是卡凡提·朱諾文。[圖片]】
這是紐約視覺藝術學院某個不幸選擇了年輕藝術家希柏裡爾的作品為分析論文主題的學生,而藝術學院的客座教授卡凡提·朱諾文是意大利有名的藝術家兼學者,主攻雕塑學和藝術美學史。
【我想不明白大衆對于年輕女性藝術家所取得的成功的質疑為什麼要遠比對男性藝術家來得更加強烈和頻繁?想想遊擊隊女孩(GUERRILLA GIRLS)在她們的海報标語上寫的那樣,“女性要裸體才能進入大都會博物館嗎?”同理,希柏裡爾的成功難道是由他人對其的評價決定的嗎?我們為什麼一定要蔑視女性自身的才能,而将她的努力和天賦完全歸功于男性的助力呢?】
費蓮歐娜·曼尼亞則在自己的賬号推文中寫道。
向來各種貨色都有,參差不齊且各自為營的紐約藝術圈,如今分割兩派,一派踩着熱度抨擊名為希柏裡爾的藝術家來給自己謀話題,另一派則是站隊誇贊藝術家的真實天賦水平,從目前狀況來看,顯然,後一派要占大多數,并且更加具有權威性和專業性。
*
發現自己聲望突然繼續開始往上漲的時候,萊伯利心想。
不會是這個叫漢默的搞的鬼吧!
然而工作人員的說明證實了她的猜測。
“呃,所以他是玩不起,然後惱羞成怒了?”萊伯利問。
“老闆說一開始的這些水軍可能是漢默買下場抹黑畫廊和您本人的,然後後面就是其他想跟風蹭熱度的博主和藝術家也加入了。”工作人員回答。
“就因為我不想賣他畫?”萊伯利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哇哦,好小肚雞腸一哥們。
工作人員試圖分析,“或許是您前面送給斯塔克先生一幅,但現在又不肯賣給他?畢竟他們兩邊的關系——”更具體的細節她也不太清楚所以不好給藝術家解釋,所以後面工作人員止住了話頭,轉而說明起目前更重要的問題。“但如果是漢默工業想打輿論戰,那麼肯定會對您的作品以及畫廊都會造成負面影響,到時候大概率還會影響您之後的展覽和對外作品的售出。”
好神奇。藝術家稀奇道。
但老實說不論是質疑還是誇贊她的作品或是她本人,她都不吃虧,因為這都是算進聲望裡的,反正聲望不要白不要。
隻是,如果這會影響到她後面完成身份任務的進度,那玩家就不太樂意了。
唉,這都什麼事啊,她走的是畫家線也不是明星線啊,怎麼這麼多麻煩事。
“女士,您看,我們這邊需要現在就下場嗎?老闆說先問問您本人的想法。”工作人員詢問道。
“嗯?下場?噢,可以啊,”藝術家笑起來,瞳孔中的情緒寡淡,灰藍色的眼睛像是蒙上了一層霧霭,明明和往常一樣但此刻卻莫名叫人不敢與她對視。
“不過倒不必費精力到其他不重要的事情上,隻需要你們發個巡展預告就好啦。”
藝術家口吻輕快,聲音聽上去也并沒有什麼負面情緒,甚至有幾分愉快。
“話說回來,我倒是想到一個好像會讓情況變得很有趣的主意。”
年輕女孩撐着下巴,露出了一個溫柔的有着奇異氛圍的笑容。
“唔,就當是提前送給他們的一個禮物好了,希望他們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