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老頭,怎麼無理取鬧呢!”
宋清風不再搭理葉老,轉身就往内堂走。
“我無理取鬧!你别走,你把話給老夫說清楚,我怎麼就無理取鬧了。”
葉老依舊不依不饒的追着宋清風,就是要宋清風給他一個答複,路過大堂時還不忘順了壇桌上的仙人醉,一路上罵罵咧咧的。
可惜今日葉老給府裡下人都放了假,不然每次他和宋清風鬥嘴都能讓他們看到不少的樂子。
————————————————
中秋佳節,南國都城的市集裡人頭攢動,各種小攤前都聚集了很多的人,賣藝、打鐵花、猜燈謎,逛花燈的人都絡繹不絕。
好在葉軒和顧陌出門較早,沒有遇上人擠人,人挨人的景象。
葉軒見顧陌氣色大好便帶着顧陌在集市上轉了一圈,給顧陌買了個糖人,照着顧陌的樣子畫的,再看看花燈,等天徹底黑下去,葉軒帶着顧陌去到他們初識的地方——“翠湖”。
這裡遠離集市,顯得更加的安靜。
“弦之,你等我一下。”
将顧陌送至涼亭坐下,葉軒一溜煙就跑了,顧陌想着葉軒大抵又是去牽馬了,出門時确實沒在棚裡見到“糖包”。
月影倒映在湖面上,微風吹過蕩起漣漪,月影也随之晃動。
忽而湖面上飄過一盞蓮花燈,随後漂出第二盞、第三盞、第四盞…………
顧陌起身,看清了每一盞蓮花燈上寫的字,心中蕩起層層漣漪。
‘弦之平安健康。’
‘弦之喜樂無憂。’
‘弦之所願皆能實現。’
‘弦之……’
‘…………‘
弦之,弦之,每一盞寫的都是顧陌,每個願望皆與他有關。
顧陌正看得入神,葉軒在涼亭對面跑出沖着顧陌招手并大喊了一聲:
“弦之!”
顧陌聽到葉軒叫他,回頭時,涼亭兩邊走廊上挂着的花燈随之亮起,一路照亮了向着葉軒的路。
葉軒懷裡依舊抱着一大束桂花,那個笑得仿若燦陽的藍衣少年似乎用盡了所有的力氣對着顧陌喊道:
“弦之!中秋快樂!”
“中秋快樂。”顧陌清冷的面龐露出難得一見的笑,默默回應。
葉軒回到涼亭時手裡還提了一壇桂花釀。
“弦之,這桂花釀是我和東街王大娘學的,你嘗嘗,雖比不上王大娘的手藝,但入口也算是香甜,最适合現在喝了。”
這是葉軒帶顧陌第一次去集市時,顧陌随口說了一句好喝,葉軒第二天就帶了各種禮品開始上門學手藝,也不知做廢了多少壇,浪費了多少桂花,才做得了現如今石桌上的這一小壇。
再想起當時因為葉軒一臉期待,自己小酌了一口之後才随意答了一句好喝,就被某人記住,以為自己愛喝。
顧陌笑着,喝下葉軒給他倒好的桂花釀,誇贊了一句:
“好喝。”
而顧陌的一句誇贊,讓後來的葉軒為他釀了滿院的桂花釀,從未讓其他人喝過。
————————————————————
臨近亥時,葉軒又帶着顧陌騎上“糖包”上了他們每次相約見面的山坡,上山時葉軒替顧陌系上出門時特意帶的氅衣,藍白交織的素雅之色,與顧陌身上的白色衣袍正好相配。
“孔明燈?”
看着葉軒拿出早早就準備好的孔明燈,他第一次見孔明燈的時候,也是葉軒告訴他的。
“弦之還記得。不過我們已經很久沒有一起過過中秋了。”
葉軒語氣裡聽不出是喜是憂,但遺憾和無奈是有的。
“是我疏忽了。”
“不怪弦之。”
“今年中秋,弦之有什麼願望嗎?”
葉軒照常将筆遞給顧陌,自己在一旁靜靜地看着。
看着顧陌一筆一劃在孔明燈上寫下的内容,葉軒微微一笑。
“你不寫?”
“我的願望,想親口告訴弦之。”
顧陌雖看不到葉軒此時的表情,但他能感覺到葉軒是在看着他的。
“…………”顧陌沒有說話,兩人就靜靜地并肩站着。
“弦之,可以放了。”
到子時的時候葉軒提醒顧陌放孔明燈,等顧陌的孔明燈被放飛飄起的時候,城中萬千孔明燈也接踵而至,空中燈火一片通明,将山坡照得極亮。
“弦之,我想一直站在你身邊。”
少年下巴微微擡起顯出左邊嘴角下的唇下痣,杏狀的眼睛,萬千燈火在他眼中仿若璀璨的星河。
顧陌看着愣了神,隻是直到最後,顧陌也沒有答葉軒的話,他将答案留在了山坡上,其實他早就已經站在自己身邊了。
這一夜,萬千孔明燈景被留于山坡,百盞蓮花燈火留于翠湖。
翠湖下遊的市集中心,湖邊放燈的人都看到了寫有弦之的蓮花燈,引得不少出門過節的閨閣女子羨慕不已,紛紛猜測是誰家公子如此深情。
坊間百姓皆談,今年中秋,有一闊公子,免費發放孔明燈且贈送禮物,隻為中秋夜子時至,博得一名為“弦之”的“美人”一笑,令南國女子争其豔羨。
———————————————————
‘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
那夜,獨占鳌頭的那盞孔明燈上寫的不是私情小愛,而是家國大愛。
而隻為這句,某人為此拼盡所有,隻為護得那人心中所願。
葉軒永遠也不會知道,在另一側,在他沒看到的地方,寫了:
“阿軒要一直在我身邊。”
【沒用的冷知識】:
糖包得名:因為葉軒打小愛吃糖包,見着剛生下的通體黑色小馬崽,就指着叫“糖包”,後來“糖包”就成了葉軒的馬。“糖包”尾巴尖帶白,最喜顧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