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總是孤獨的,
你以為離你遠去的,
其實他們一直都在。
雖然不能時刻陪伴,
也會偶爾錯過你需要的時間,
可隻要你叫他,
他就會幫忙,
隻要是關于你,
是好是壞他都維護。
遠親也好,
近鄰也罷,
世間沒有那麼多的薄情寡義,
“親戚”一詞是為了不疏遠,
從來不是“相去甚遠”的距離。
我們,總歸都是一家人。
———《凡塵渡》
兵部門前,前來報名打擂的人絡繹不絕,負責此次比武報名的兵部侍郎楊艾此刻正忙得焦頭爛額,扯着一個大嗓門就喊:
“别擠别擠,都往後退!一個一個來!”
兵部的府衙前人頭攢動,報名的禁軍就占了大半,其餘的就是聽到消息來湊個熱鬧的武将還有各世家未出仕的子弟。
瑄帝親自下旨,張榜各街市口,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這是要重視武将的意思。
“都讓開!都讓開!”人群中烏泱泱的擠了一群人進來開出了一條道。
“誰啊!這麼大陣仗!上後面排隊去!”人群裡嘟囔抱怨着,有人不管不顧抵死不讓,都是一群武夫還有世家子,誰還得罪不起誰了。
“穆王府世子到!還不快讓開!”有人高吼了一聲,人群頓時散開,緊接着就有一持扇的青衣青年進門,青年臉上帶着溫潤的笑,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在場所有人都紛紛颔首做輯,青年點頭以示回禮。
“世子爺怎麼來了?下官有失遠迎。還望世子恕罪。”楊艾上前恭迎賠罪,在這南國的都城裡是很難見到穆王府的人的,更别說是穆王府的世子爺了。
“楊大人客氣了,我隻是來湊個熱鬧,聽聞兵部人才聚集,這才不得不濫用身份為自己開路,還望楊大人勿怪才是。”穆翎颔首,毫無世家公子的嚣張跋扈,一舉一動禮數都極為周到。
穆翎是穆王府世子,穆王爺封王時先皇将南境賜給其做封地,封号為穆,穆王爺也因此常年駐守南境,戰功赫赫。
穆翎稍年長于顧陌,在南境也曾立下戰功,因穆王爺年邁瑄帝特意讓穆王爺回都城養老,穆翎也一同跟随照料。
南國儲君素來在各皇子年滿十二歲前就立下,而南國也素有慣例:先帝駕崩後為避免皇室内亂争權以及沖撞新帝,儲君立下後各王封号既為姓氏,因而穆王爺自封王後也随之将顧姓改為穆姓。
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瑄帝此舉說得好聽些是心疼自家哥哥。可畢竟是位居皇位的人,穆家父子在南境的聲望太高了,瑄帝隻不過是找了個借口收回兵權罷了。
這一點穆王爺清楚,穆翎也清楚,所以也接受了瑄帝的這一番“好意”,這幾年在都城裡從沒做任何超出禮數的事,朝中衆人也算敬重穆王府,穆翎到都城後就卸下官職做起了逍遙世子,也就隻有今天這番陣仗才讓人想起來這都城裡還有個“穆王府”。
“下官惶恐,世子爺您托人捎句話就行了,還勞您跑一趟作甚。”
官吏向來最不喜的就是接待世家子弟,皇親貴族,尤其是落寞之後的,若是有事也不知是該應還是不應,也不好當衆駁了人家的面子。
但兵部侍郎楊艾素來敬重穆老王爺,對穆翎也素來敬仰,如今能親眼見到穆翎本尊,已是欣喜若狂。
“楊大人言重了,我此來就是來湊個熱鬧,勞大人替我登記上去。”
“世子也要參加比武?”
楊艾話語剛出,衆人一片嘩然。
“聽聞葉家公子武藝超群,我也想讨教一二。”
“下官這就替您登記好。”
“有勞大人。”
楊艾随即拿了名冊寫下穆翎的名字,衆人再次嘩然,等穆翎轉身,楊艾擡頭時,原本人潮擁擠的兵部人已散去了大半。
有一個經曆過戰場殺伐的人參加,還是皇族,誰還敢來湊這個熱鬧。
穆翎輕揮了一下手上的折扇,扇面展開,穆翎滿意一笑,離開了兵部。
“恭送世子。”楊艾在後面對着穆翎深深一拜,他是發自内心的敬佩穆翎,隻是再意氣風發的人,如今也隻能被困在這座都城裡。。
穆王府裡
“王兄的茶是越來越好喝了。”南宮衍幾乎每隔幾月就會來看望穆老王爺,日常就是蹭上老王爺的一壺茶。
“茶還是那盞茶,隻是水不一樣罷了。”穆老王爺久經沙場的滄桑即便已經回都城多年依舊還未完全褪去,不像南宮衍被這都城養的,三十好幾的人了,在穆王跟前還像個少年郎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