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和前男友穿到七零 > 第18章 信件

第18章 信件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宋雨晴好奇,“我們這邊不是沿海嗎?買海鮮應該挺便宜吧?”

張慶國三個老知青都笑了起來,給她解釋道:“紅旗公社臨海的那面就是個懸崖峭壁,下面是深海,不像别的地方有沙灘可以趕海。像光明公社就有塊沙灘,部隊基地那邊也有沙灘。”

張慶國手指蘸水,在桌上畫大緻的範圍,指出了紅旗公社和光明公社的地理位置,又說了要是想買海鮮,得去光明公社買。但放到公社賣的海鮮不多,有時候也不一定能買到。

嗐,還以為來了海島能實現海鮮和水果自由呢,結果啥啥都沒有。

宋雨晴歎氣。

——

短暫的一天休息之後,宋雨晴又繼續投入到勞動中。第四小隊的插秧地點換了個離知青點近的,她和衛長順中午都會回來睡午覺,但下午下工的時間就比其他人晚了些。

沒過去幾天,她收到了姜鳳霞的來信,得知她進到紅星農場後就被納入兵團統一管理,每天作息都是固定的,晚上還有“大會戰”,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志白天一起上工、晚上一起學習。她在農場是吃的“大鍋飯”,每天端着飯盒去農場食堂打飯吃,司務員很摳門,經常抖掉鏟上的菜,到了他們飯盒裡的菜就少得可憐。

看她把插秧、捕魚都說得生動有趣,一股歡喜從紙面雀躍出來,宋雨晴有些羨慕。

宋雨晴也拿出信紙來寫回信,依然艱難地模仿筆記本上的筆迹,說說自己遇到的隊員、舍友,突然想到今天回來時,得到了一個八歲小姑娘送的一束小野花,那束花被裝入瓶口缺了一塊的灰色瓦罐裡,放到四方桌上,給這個灰撲撲的房間增添了一抹亮色。

她決定把這抹亮色寫入信裡。

接着一直到七月結束,宋雨晴才迎來了第二次休息。

秋季稻都種到了田裡,果園裡的水果也摘了大半,弘安生産隊給隊員們放了三天的小長假。

摸了摸自己指腹和掌心,對比剛來時粗糙了不少。手背多了好幾處劃痕,不嚴重,但她曬了一個月也沒曬黑多少,皮膚白就顯得傷痕十分明顯。

“隊裡要殺豬分肉,我們分到的不多,看看還有沒有多的,再多買點。”吳向東這一個月裡,白天幹活,晚上去曬場和隊員唠嗑,不說别人,起碼和第四小隊的叔伯嬸子們都能說上話,因為他力氣大,天天幹活起碼拿九個工分,還願意出力幫忙做些小事,小隊長沒少誇他。這不,生産隊裡要殺豬分肉,剩下的還能單獨買點,這個消息就是小隊長和他說的。

或許是這個月過得還算平和,宋雨晴覺得這樣過下去也不是不能接受。

休息的第一天,大家都睡到自然醒,起來後給家裡搞了次清潔,宋雨晴把床單和被單都拿出來洗了晾曬在小院裡。

下午,帶上兩顆奶糖去找了阿月嫂,換來了一小包蔬菜種子。怕她沒幹過農活浪費了菜種,阿月嫂還專門過來教她怎麼種植、要注意什麼。宋雨晴隻要了黃瓜、西紅柿、小白菜和南瓜這四樣的種子,各種注意事項都被她邊聽邊記到了本子上。

她和李思悅、衛長順、周斯平四人分到的自留地都在一塊兒,合起來有一畝地。菜算是大家一起合夥種的,等到了十月份,再跟紅梅嫂買幾隻雞仔回來養着。

休息的第二天,知青點的七個人都一起去光明公社,大家都有生活物資需要儲備。

從弘安生産隊走到光明公社,走路要差不多一小時,坐牛車的話要四十分鐘,騎自行車更快了,半小時都不用就能到。

光明公社的街道看起來比紅旗公社的街道要長且寬敞,也更熱鬧。這邊國營飯店的菜多是海鮮,但她走遍了整條街,沒看到賣海鮮的,她現在特别想吃鱿魚。

宋雨晴看到李思悅去買衛生帶,才想起來她上個月沒來例假。心裡歎息,肯定是因為勞累和沒油水才沒來。

在供銷社買到了一盒12色的上海大蠟筆,花了五毛錢。又去買了醬油。她總算是知道為什麼要說“孩子到了會打醬油的年紀”,她以前沒理解,醬油怎麼用打的,合着醬油是散裝賣的。雨鞋要買,有幾次下雨上工,她的腳都浸得發白了。畫畫專用的紙沒找到,她去買了很大一張的大白紙,等回去了再自己裁。

日子就這麼張羅了起來。

累得倒頭就睡的日子裡,她甚至想過,前面的二十四年,是不是她的黃粱一夢。存在舊時光裡的爺爺奶奶,畢業後沒再見面的爸爸媽媽和哥哥,因為全球病毒而半年沒見的趙平生......

“雨晴,想什麼呢?”

“想家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