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熹平五年的九月,秋高氣爽,金黃遍地,正是都城洛陽最好的季節。
丙辰年本來就不太平,年初益州的反叛,随後的黨锢之争讓朝廷命官們精神萎靡。
在這即将進入蕭瑟寒秋的最後暖陽中,士大夫們都在尋找一些讓人開心的事。
天子腳下,首善之都的父母官,洛陽令周異的家宴正好響應了大家的渴望。
這場盛大的家宴除了賞菊飲酒以外,最大的主角還不是主人周異,而是他剛滿周歲的小兒子周瑜。
今天的酒宴也是他周歲的生辰宴,還要按照家鄉習俗舉行的‘抓周’儀式。
廬江周氏自章帝時期就是高門望族,地位顯赫,從章帝晚年周榮開始步入政壇,其子周興于安帝永甯年間拜為尚書郎,為帝王之喉舌。到周景曾兩拜尚書,官至太尉。卒後,追贈安陽鄉侯. 再到周忠亦任太尉 ,位列三公,周家地位長達百餘年而不衰。出生于周榮支脈的周異因為才華出衆,博學謙遜很受從從父周景從兄周忠的器重栽培。月旦風評極佳。很快被推舉征召為洛陽令。雖然隻是一方父母官,但天子腳下,首善之都,地位不同凡響。所以他的愛子百日宴,熱鬧非凡。
京師中的士族大家,達官顯貴來得真不少。還不乏當今名士大家。比如郎中楊彪,議郎蔡邕等。
這兩人的出現還讓周異着實吃驚了一下。雖然從父周景與楊彪祖父楊秉同為三公,卻并無深交,更談不上互相參加兒子的周年宴了。
其實楊彪和蔡邕的到來都是因為周異的漂亮小兒子。他們兩人都有年齡相仿的孩子。蔡邕長女蔡琰,乳名昭姬,今年兩歲,已經有了美貌之名。
而楊彪的兒子楊修也生于熹平四年,隻比周異之子大半年。因為洛陽令的兒子太漂亮,可以說是“豔名”遠播。蔡,楊兩人禁不住夫人們的好奇心和軟磨硬泡,隻好備了賀禮,硬着頭皮,帶着夫人一起來赴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