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異和鐘氏立刻就認出來了,這是阿瑜滿月就帶着的從伯父周忠送的和田玉玦。本來沒有字,在阿瑜入鴻都門學時,特意請來能幹的玉匠在此玉玦上刻下了“懷瑾握瑜”作為銘記。相當于是阿瑜的貼身之物。以為今天阿瑜打架落在了官學,怎麼會到了蔡邕手裡?
“蔡公,小兒無賴,在官學打架,這祖傳玉佩怕是那時弄丢了,多謝蔡公親自送來。“ 周異知道這絕不是蔡邕夫婦來府裡的原因。若是撿到了玉佩,隻差個下人來送還即可。
蔡邕打量着周異和鐘夫人,半晌,才猶猶豫豫地說:”周公,貴公子滿歲那年抓周禮,老夫也在場,小公子确實漂亮無雙,看得出将來是個翩翩佳公子。隻是。。。這稚齒之年,就将祖傳玉玦送給小女娃兒。。以後怕真要交換信物之時,到多有不便了呢。“
”阿瑜。。。将祖傳玉玦。。。送。。給了誰?“ 鐘氏夫人心裡覺出了不妙,惴惴不安地問。
”我家昭姬,這兩天一直把此玉帶在身上,晚間入睡放于枕下,愛若珍寶。據官學裡的學童講,今天這場打架也和此玉佩有關。我家小女不懂事,冷落了其他同窗,隻對送她玉佩的周公子青眼相看。楊修,蔣幹他們都不高興了。“ 趙氏夫人嫌丈夫吞吞吐吐,徑直竹筒倒豆子,把事情說了個清楚。
”把阿瑜叫到這裡來。“ 周異的臉色不好看了。冷言對下人吩咐。然後站起身來朝着蔡邕夫婦深深施禮:”蔡公,下官家教不嚴,以至于不肖孽子做出非禮之舉。下官一定嚴加管教,絕不會再有此類事發生。下官夫婦給蔡公,夫人和女公子賠禮。“
”啊。。周大人多禮了。蔡某今天前來,不隻是送還美玉,還因為小公子說出蔡某新改了曲譜。小公子這樣的年紀有如此耳力,令蔡某驚訝而且驚喜。貴公子若肯于雅樂上琢磨,定能成為一代宗師。“
蔡邕說的是心裡話,趙夫人不相信有孩童比自己女兒還有樂感,故而想來周府親自測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