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阿瑜還小,他生性好動,頑皮得緊,怕沒有個嚴父看着,不知能不能走正道。想着回到舒縣,找個良師大儒好好教導。另外也可以繼續遍訪武學名師。”周異說。
“阿叔,剛才提到的蔡邕怎樣?”周理問。
“蔡伯喈?他在廬江?”
“是,他在吳地遊曆名山大川,前幾日剛到廬江,我已經把他留在莊園。”周理得意地笑。
蔡邕被流放遇大赦,後來出走吳地的事周異是完全知道的。沒想到還能在自家莊園裡再見。
當年蔡邕與司徒劉郃不和,蔡邕的叔父衛尉蔡質與将作大匠陽球關系不好,陽球是中常侍程璜的女婿。程璜決心要陷害蔡邕,讓人寫匿名誣告蔡邕、蔡質幾次因私事請托于劉郃,劉郃沒有答應,蔡邕于是懷恨在心。皇帝聽信讒言,因此下诏将蔡邕與蔡質一同被關進洛陽獄。幸虧中常侍呂強憐憫蔡邕無辜,于是替他向皇帝求情将他免死,與家屬被流放至朔方郡。蔡邕之前在東觀時,與盧植、韓說等修撰《東觀漢記》,正遭流放,所以沒有來得及寫成,皇帝愛憐蔡邕的才高,赦免蔡邕,準許他返回原籍,蔡邕害怕皇帝周圍的人不斷誣陷他而再次獲罪,于是逃命江海,遠走吳會之地,在吳地盤桓已經數年。
蔡邕非常痛快地答應了周家的請求,出任周氏私館的塾師。
周異和周理商議之下,決定惠及鄉裡,周氏私塾設置了館舍,在舒縣莊園的一角建立了獨立的院落,不僅蔡邕一家可以住在館舍内,還招納臨近郡縣的有志學子就學。周家子弟都已成年或者接近成年,實際需要悉心教導的隻有周瑜,周異當然希望招收幾個和周瑜同齡的學子作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