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送走周晖一行,陸康叫來自己的貼身内衛:“去把那個蠟丸帶好,立刻乘八百裡加急驿馬去洛陽。不得有誤!”
内衛拱手抱拳:“喏,謹遵太守谕令!”。
周瑜仔細地研究了與圖,從廬江舒城到京師洛陽有水路和旱路。阿晖哥帶着大隊人馬和車輛辎重,一定會走旱路,因為水路十分不方便還會行動緩慢。
而自己要在到達洛陽前追上他們,就走水路最快。因為官道上有不少城池和岔口,周晖年輕有為,才華橫溢,為人又豪爽,門下門客能人衆多,雖然還不到而立之年,已在江淮一帶甚有名望,少不了各州各府有名士甚至郡守攔住飲宴。萬一走岔了路,反而耽誤時間。自己乘水路直插到宋城一帶等待,那裡是丘陵山地,隻有一條通往洛陽的官道,就絕不會錯過阿晖他們了。
從廬江到洛陽的水路,無非是走漢水或者濡須水。而漢水在荊襄一側,是條繞遠的路。
而濡須水則是最佳路線。巢湖闊達,水向東南流,經七寶、濡須兩山對峙間,以口名之,即濡須口。巢湖水由此出口,經濡須水通達長江。是北方中原地帶船行巢湖南下江南的重要航道,同時也是南方地區北上經略中原的戰略要道。周瑜早在古書中讀到過這些地名,趁着此次獨自出行的機會,他要實地去看看書中山勢壁立險峻,夾岸對峙如門阙,濡須水沖關而過的實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