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化名餘瑾的周瑜不知道,這兩天他在合肥城裡掙盤纏,那落下巢湖的趙常侍一行人也沒閑着。
甫一落水,所有的酒就都醒了。會水的兵士幫着不會水的,加上後面的船并未起火,折騰到天光放亮,一個個落湯雞般的兵士和趙常侍坐在船上檢點人員。周瑜和他的白馬跑了,剩下一匹黃馬和他的包裹盤纏。他們有六七個人不知所蹤,看來是淹死在巢湖裡了。
剩下的十七個人擠在一艘船上駛到岸邊。趙常侍聯系了官驿,六百裡加急送信去洛陽。自己則帶着殘部拿着早就準備好的文書,沿着濕漉漉的馬蹄印子一路追了下來。
從巢湖上岸到洛陽隻有一條官道可以馳馬。兵荒馬亂的年代,本就沒有多少商賈旅客,順着馬蹄印迹,可以判斷出周瑜是進入了合肥侯國的都城合肥城。
趙常侍十分狡猾,他猜到周瑜,也就是他認為的‘餘瑾’ 沒有錢,肯定進城是投奔親友。所以一到合肥就直奔侯府,讓合肥侯封鎖城門,并撥給他兩百兵丁,進行搜索。合肥侯可不敢惹天子和董氏派來的人,隻能照辦。
走在合肥的大街上,忽然見人頭攢動,有頭有臉的名士鄉紳們都朝着清音坊湧去。打聽之下,才知道那裡新來一名漂亮吹箫少年,據說是新雇的,吹奏杜夔的曲子堪稱一絕。
趙常侍心裡一動,雖然街上衆人并不知道那少年的名字,但新來的,漂亮,有長箫這幾樣都對得上,盡管他不知道餘瑾吹箫吹得好不好,但去搜檢一番總沒錯。
于是調來合肥侯府兵封住了清音坊,這才有了開頭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