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早上去練兵得叫上我。晚上我也要和你一起讀書。” 孫策知道周瑜說的對,但不舍地和他談着條件。
“阿策,你放心,以後每天早上我都到你家去,和你一起登堂拜母,然後我們一起去練兵。”
“好,一言為定,每天晚上回來我和你一起去給你娘問安。你娘就是我娘。就這麼定了!” 阿策高興地和周瑜擊掌為信。
第二天一早,周瑜給父母請安完畢,來到黃嬷嬷的小廚房。
這個小廚房在鐘氏夫人的院子裡,平時黃氏很少離開這個帶着兩間小耳房的小廚房。她年紀大了,周家因為她對周瑜極好,就把她和女兒養在府裡,也不需要她真正做什麼。平時周家的飯食由大廚房的人來做。
周瑜這回回來隻見過她一次,還是在母親那裡。這些日子被孫策日夜纏着,也不得閑暇來看他。昨晚孫策這個瘟神終于移步道南大宅了,周瑜一大早就來看望乳娘。
剛走進小院子,黃嬷嬷就已經迎了出來,“是瑜哥兒來了,早就聽見你的腳步聲。快進來。”
“阿嬷。” 周瑜還像小時候一樣叫着黃嬷嬷。他沒讓小厮和周峰他們跟着,自己走了進來,手裡拿着一個竹籃。
“壽春的‘八公山’豆腐,着實特别。阿嬷年紀大了喜歡軟糯的東西,就買了幾塊,一直用冰塊鎮着。今天給阿嬷帶過來。還有豆漿豆皮都十分美味,也給阿嬷帶來兩袋慢慢吃。那日阿嬷做的豆沫粑粑阿策阿權也特别喜歡。” 周瑜說着把竹籃打開,把給黃嬷嬷的東西一一拿出放在她的小幾上。
黃嬷嬷紅了眼圈,自己去廚房裡端了個漆盒出來,一邊撫摸着自己需要仰頭才夠得着的周瑜的臉,一邊說:“瑜哥兒真是好孩子,每次都想着阿嬷,那天的豆沫粑粑你都沒吃到。阿麥全告訴我了。我就知道我的瑜哥兒什麼好的都先讓着别人。有什麼苦的都自己撐着。如今老爺那樣,夫人又是個好性子,這家裡家外,莊裡莊外的全靠着我的哥兒。。。好不容易有個伴兒,看來也是個大童子般的心性,又少不了苦了我的瑜哥兒。。。” 黃嬷嬷打開漆盒,裡面是整整齊齊的四個精緻無比的雪白的豆沫粑粑,上面分别撒了芝麻,桂花,梅花和松子。每一個的側面插着一支銀簽,比那日端上晚宴的更加精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