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瑜!你怎麼會有婦人之仁?既然陸康可以肯定就是向董卓告密之人,做掉他!為你兄長們報仇。” 孫策狠狠地揮着拳頭。
周瑜冷冷地看了他一眼:“然後呢?”
孫策瞪着他:“然後?哪還有什麼然後?報仇雪恨,快意人生啊。”
“阿策,我問你,陸康太守為什麼要向董卓告密?”
“是啊,我也奇怪,沒聽說堂堂的吳郡高門陸氏會趨炎附勢于董卓老賊,這不但不符合他名門望族的傳統,也不和潮流。士族大家,像汝南袁氏,就舉兵伐董了啊。” 孫策摸摸腦袋。
“陸康所作所為并非針對我廬江周氏。他為廬江太守多年,對我們周家一向禮遇有加,客氣周到。我年幼時,陸太守還親臨家學,和蔡伯喈公一同為國選材,欲舉薦我兄長為茂才。他之所以告密了我兄長們的行程,是他對大漢的愚忠所緻。” 周瑜的臉色愈發蒼白,他揚起頭看向天空,孫策可以清楚地看見他眼角閃爍的淚光。
“怎麼講?我有點聽不明白。” 孫策問。
“陸康太守對大漢劉氏有一種執著。他會把一切反對漢室的人當作敵人。他會盡心盡力的擁戴大漢天子,哪怕他是竊國大盜亦或是昏庸蠢材。盡管董卓是國賊,隻要他挾建安天子之名,陸太守就會盡心盡力。” 周瑜歎了口氣。
“阿瑜,何以見得陸康是愚忠漢室之人?”
“你看過十八路諸侯的名單麼? 擁有精兵和豐富錢糧的廬江太守為何榜上無名?還有,他在如此亂世還不畏艱險地送給洛陽朝廷進貢錢糧,被加封忠義将軍,你不會不知道吧。”
“是啊。。。我才覺察到。。。阿瑜,你現在打算怎麼辦?既然他是榆木疙瘩,連竊國賊董卓也一起效忠,我們宰了他又有何妨?”孫策仍然揮舞着拳頭。
“陸康雖然迂腐固執,他對百姓卻還不錯,比起其他地方的郡守,他不貪不霸,不欺壓百姓,廬江能在一片亂世中逃得一隅甯靜,他是個稱職的好太守。” 周瑜低着頭,半天才喃喃道:“我雖然恨他入骨,卻不能為私仇而屠戮一個賢官。這才是人生之難。”
“阿瑜,我怎麼覺得你活得如此擰巴?” 孫策氣得捶了一拳在周瑜的肩頭。“你剛才都說了,陸康愚忠于大漢天子,連帶弱勢天子身邊的佞臣也一起愚忠,這不就是個混蛋麼?殺了他也未必沒有更好的官。要不,咱們去找袁公路,讓他舉薦我爹做廬江太守,我們就可以永遠在一起了。”
“你知道陸康最錯的地方是什麼?” 周瑜忽然擡起頭問,看孫策一臉茫然,他一字一句清清楚楚地說:“他不明白一個天地間最大的道理,朝廷是為百姓而設立的,而百姓不是為朝廷而生存的。當年上古明君堯舜被百姓推舉而立國,是百姓為了大家共同的福祉而建立的一種秩序,為王者被百姓授權管理共同的錢糧生計,并非是天降社稷,然後百姓卻要唯朝廷馬首是瞻,祈求恩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