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周瑜傳之公子如玉 > 第134章 第 134 章

第134章 第 134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獻帝初平元年的時候,大漢男子化妝已經十分普遍,貴族男子尤甚。

有漢一朝,男人化妝蔚然成風,漢惠帝時,男侍不化妝不得當值。漢書《佞幸傳》中甚至記載:“孝惠時,郎侍中皆冠,貝帶,傅脂粉。”郎中侍中上朝都要輔粉化妝。在初平年,雖然天下大亂,有時難以顧及儀容,但無論男女,在參加宴會或者面見賓客時,都需要梳妝打扮自己。這種男子化妝的風尚連武将也不例外。比如戰功赫赫的江都王劉非,漢景帝之子。男子所用的化妝器物其實和女子差不多。脂粉香丸,一應俱全。這在世家大族中就是常例。但是孫家卻是市井出身,并沒有這些習慣。孫堅常年征戰,也不常化妝。隻是在上朝或者和官長聚會之時才可以洗面修須。

周瑜知道這次去陸康太守府邸參加竹蘭文會,是很正式的場合,自然要精心妝扮,這在當時的上流社會就是起碼的禮儀,也是對别人的尊重。他顧慮到孫策家中的情形,怕他沒有妝奁之物,特地把自己的一套九子漆奁帶來送給孫策。

孫夫人雖然并非官宦之女,畢竟是江東富戶出身,一眼看到那漆盒,就知道是九子漆奁。

這黑底紅花镂空的漆盒内還另放置了九個精巧小盒,長短各異,裝些象牙梳子、夾套、小刷子、粉撲、香粉、胭脂,唇膏等家什。

在大漢是貴族之家才用的妝奁。九子漆奁據說是前漢廢帝海昏侯劉賀所愛之物。因為他的推廣,才流行于貴族間. 這樣一套精緻器物,價值不菲。絕非平常百姓用得起的。如今見周瑜拿來送給孫策,心中自然十分感激。

早飯畢,孫家的小包子們加上吳夫人都聚集在花廳裡,應吳夫人的要求,本來該在孫策房中的梳妝改在了這裡。吳氏的本意是要讓孫家的其他幾個孩子觀摩一下出席貴族詩文會的禮儀裝扮,這樣以後去拜訪名門望族也不會失禮。

孫策坐在一張繡墩上,渾身不得勁。

他被孫家的兩個嬷嬷按住,小霏打開他的黑發,把他平日裡勒住額頭的紅色絲縧解開。孫策的發質黑粗,有些不聽話的發絲四處亂竄。小雯端着桂花油膏,用象牙篦子蘸着油膏把炸毛的發絲梳攏,在頭頂绾了一個發髻。這是兩個總角發髻的變種,用一根紅珊瑚發簪子别住,在發簪的根部用紅色絲縧纏繞,兩根飄帶随着腦後的散發一起垂下,這發式既青春活潑又莊重正式。尤其是價值不菲的珊瑚發簪,也是周瑜放在九子妝奁裡送給孫策的。

吳夫人笑着看向周瑜:“阿瑜,難為你了,這麼名貴的紅珊瑚發簪送給了阿策,有點可惜了,他不是個安靜的人,怕他哪天猴淘的時候折斷了。”

周瑜對吳夫人恭敬地說:“阿娘,伯符是我兄長,不分彼此,何況他喜歡紅色,我。。。用不上。”周瑜說到最後,聲音忽然低了下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