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吳夫人又來看孫策,給他帶來了最愛吃的飯菜。
“阿策,你多冒失,這次若不是阿瑜及時布置,你出了廬江可就麻煩了。” 吳夫人看着兒子歎氣。
“娘,瞧你說的,我找到爹的部曲,有什們麻煩的?”孫策大口啃着炊餅。
“你爹已經在回壽春的路上。” 吳夫人的話讓孫策大吃一驚。
“我爹不在洛陽?”
“多虧阿瑜消息靈通,你爹因為袁術不發糧秣,那十七路諸侯各懷鬼胎,都在固守各自的地盤,他孤掌難鳴,不得已棄守洛陽,已經在去壽春的路上。”
“那董卓老賊呢?” 孫策打了個飽嗝問。
“董卓去了長安,挾天子西歸。”
“那傳國玉玺不在天子手上,天子可還能叫做天子?” 孫策明亮的大眼睛忽閃着,看着母親的面龐洋溢着青春勃發。
“唉,我也不知道,這傳國玉玺是福是禍。” 吳太夫人接着歎氣。
“阿娘,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你和阿瑜好生呆在舒城享福,我去壽春會阿爹,一起闖蕩天下。” 孫策吃飽了一抹嘴。
“策兒,我也不能總呆在舒城,人家小周公子對我們母子情意深重,可人家也有一大家子人,一大攤子事兒,我看那瑜兒小小年紀,就裝着整個家族的事體,壓力着實大,每天都沒有個笑模樣,他也才你這個歲數,咱們母子還是不要給人家再添麻煩。你就這麼走了,把一大家子人甩給小周公子,也太欠考慮。”
孫策低着頭不說話。心裡雖然同意了母親的說法,嘴上卻不肯屈服。
在周家的旁院将養了幾天,都沒再見過周瑜。
實在憋不住,孫策要搬回自己的道南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