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叔父,董卓老賊真的死了!我心裡又快活又遺憾。整日忙着莊園的事物,對外面竟然如此孤陋寡聞,要是早知道董卓在長安衆叛親離,我一定趕去長安和大家一起刺殺此賊!“ 周瑜道。
”唉,長安現在也亂得很,先是司徒王允大權獨攬,居功自傲,隐隐有董卓之風,蔡邕被當作董卓逆黨下獄,死在獄中。後來皇甫義真接替了董卓的太傅之職。李傕和郭汜反叛殺死了王允。現如今,皇甫嵩身體欠安,辭太傅之職,将由你忠伯父接任。這些長安的亂狀都是他告訴我的。也是他讓我離開袁術,回鄉照顧家裡。他隐隐覺得袁氏兄弟觊觎天子大寶。“
”蔡議郎獲罪,他的女兒昭姬小姐如何了?“ 雖然周尚講了那麼多,周瑜卻隻聽見了蔡邕冤死獄中。立刻想到昭姬會不會受到連累。
“阿瑜,你也十七歲了,你父親卧病,我這個做阿叔的就要多承擔一點,你對将來有何想法?”周尚和藹地問。他早聽說過昭姬和周瑜幼年的趣事。
周瑜默不作聲,他心裡想的是和孫策一起闖蕩天下,幹出一番大事,可如今阿策守孝,自己也要承擔周氏宗族的責任,他們都成了不自由的人。
“以阿瑜的才氣風骨,當一方諸侯封王拜相都不是難事,周氏人丁凋落,如今諾大的一個莊園都由你來操持,這些拖累了你。”周尚歎了口氣:“我知道你不屑于九五至尊,但你的好友孫策絕非池中之物。他父親孫文台拾得傳國玉玺而私藏,說明他們孫家有代劉替漢的野心。孫堅雖然戰死,但孫氏一族人口衆多,子侄也很出色,加上吳夫人母家也是大戶人家書香門第,他成大事的機會還是很大的。隻是阿瑜,阿叔知道你和孫策總角之好,脾胃相投。你一定願意和孫策一起共創天下。但他們孫家畢竟出身草莽,比不過四世三公的名門望族。跟着他們,就算開疆辟土,也未必能坐穩江山。”
周瑜仍然低着頭一言不發。
周尚見了,接着說:“這次阿叔回來舒城,是請了長假的。按照你父母的意思,你也快到嫁娶之年了,趁我在廬江,給你尋一門親把喜事辦了。他們看中的都是附近富豪家的女兒。阿瑜你可有中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