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手指的地方,正是大東門外的小山頭。
這個無名的小山離城很近,可以說連一箭之地也沒有,當地人俗稱它為“青丘。” 它一年四季都長滿青草,還有不少鮮豔的野花。過去是孫策和周瑜經常縱馬而上的玩處。
青丘下的南溪水是舒水分支,直接經過迎薰門進入城裡。平時水量不大,孫策和周瑜當年常常為了比試騎術,從青丘上縱馬而下,淌過南溪水,直接進城。
淺雪和墨雨的腳力差不多,輸赢基本上取決于誰泅水的速度快。但大多數時候,南溪水隻到兩匹西涼高頭大馬的膝彎,故而難分勝負。若是雨水旺盛的夏季,梅雨剛過,南溪水能沒過馬背,這些時候往往是淺雪略勝一籌。原因隻是因為周瑜從小就訓練它泅渡遊泳。
陸康的府邸裡有條不紊地忙碌。
幾輛烏篷馬車加上一百餘部曲已經整裝待發。
車裡面坐陸康年輕的如夫人,六歲的幼子陸績,族孫陸議,還有幾名優秀的陸氏子弟。家中的珍玩細軟也都收拾幾大箱籠裝在後面的馬車上。如夫人一邊拉着陸康的手一邊啜泣:“老爺,不如和我們一起回吳縣,這彈丸之地的舒城,如何抵擋袁術的猛将驕兵?”
陸康搖搖頭,安慰道:“愛姬不必過慮,想那孫策乳臭未幹的小兒,隻是表面張狂罷了,我們堅守城池,北面的曹司空必會伺機而動,夾擊袁術。那時孫策退卻。我們出城擊之,定然大獲全勝。” 嘴裡雖然這麼說,心裡卻是懷着城隕沖輣的決心,誓與舒城共存亡。
年僅六歲的陸績在年初才見過袁術,在過年的筵宴上還曾懷揣過袁府上的鮮桔,被袁府家人笑話之後,坦然作答說是給母親嘗嘗。因此一事,早就“孝”名滿天下。他仰頭看向父親:“阿爺,袁公看起來并非大惡人,為何要攻打我們?”
一時間,陸康竟無言以對。
十一歲的陸議一言不發,雙眼盯着車窗外,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