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騎兵之兩個時辰就到了青丘下面。
孫策仰面看着綠茵茵的青丘,又看看近在眼前的大東門和南側的迎薰門,兩年多前的往事曆曆在目。他仿佛看見了一騎白馬從迎薰門裡飛馳而出,馬上的白衣飄飛如白鶴展翅。
“公瑾!” 孫策脫口而出。
“大公子,你叫誰?怎麼啦?” 黃蓋問道。
孫策搖搖頭,定睛看去,兩座城門緊閉,架在護城濠上的吊橋已經高高拉起。自己看到的白影不過是太陽光落在城門上閃爍的光亮。
四周靜悄悄地,哪裡有什麼阿瑜。
“公子,老夫人的細軟用度都收拾好了,尚老爺派來的人也到了,我們這就出發麼?” 周嶺問。
“嶺叔,你帶着侍女嬷嬷,陪着我娘和小侄兒先走,再帶上一百家丁會同尚叔父的部曲先去壽春。我留在這裡處理一下廬江莊園的事物。” 周瑜平靜地說,好像他不是安排了母親和侄兒周峻去叔父那裡避難,而是去走親戚。
“公子,這裡馬上就要刀兵相見,成為戰場了,既然公子既不想幫助陸太守,也不想助力伯符公子,一走了之,豈不是最好的選擇?” 周嶺不解地問。
周瑜早就把母親,侄子接出了舒城,躲在肥西山區的小莊園裡。他派人快馬聯系了在壽春的叔父周尚。請求把母親和侄子暫時移居那裡,躲避戰火。
周尚接到信,立刻派來一百部曲,前來迎接。
“我還有些事要處理,再說,莊園裡的農戶,佃戶,家丁莊民,都需要有個主心骨。他們世代跟着我們廬江周氏過生活,不能戰火一起,就丢下他們不管,自己逃難。我留在這裡,可以盡我所能,護得他們周全,少受戰亂的荼毒。” 周瑜明亮的雙眸星光閃爍。
周峰拍拍弟弟的肩頭:“阿嶺,我留在這裡陪着公子,我們還有八九百強壯的莊丁,不能上陣也足以自保。你們放心去壽春避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