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符,你這是什麼話?”周瑜臉色煞白,一雙眸子深不見底,盯着孫策氣得通紅的臉,停了片刻,壓抑住就要噴發的情緒,緩緩說:“你攻下舒城本是好事一樁,可你不該對陸氏族人刻意狠厲。我知道你為着廬江太守易主一事不快,可你也要體諒下袁公。陸太守在廬江頗受士族擁戴,若他委任一個逼死陸康之人為太守,隻怕難以收服此地。”
“好,好,周瑜,你說話要講良心。我和陸康有什麼大仇?不過是被他嫌棄過出身而已。我是為了你周家,為你兄長們的慘死讨個公道!周瑜,你給我說清楚,你不恨陸康?你要不恨他,你就不會放任我孫策攻打舒城。還給我支招。你恨他,卻顧着你名門望族的面子不肯做髒活兒,我替你出氣,你還說起我的不是了。真虛僞。”孫策的臉越發紅,而周瑜的臉越發白。這兩人生氣的樣子正好相反,頗為有趣。
“伯符,我當然恨告發我兄長之人,可是一碼歸一碼,你為我出頭周瑜當然感激,且銘記在心。但為你的壯志宏圖做謀劃,我以為你如此蔑視名士大儒不妥,隻會給自己找來無數麻煩。小不忍則亂大謀。你若是每次做事都如此沖動,無法成就大事!”周瑜的聲音不高,可語速卻越來越快,顯示着他的怒氣也越聚越濃。
“周瑜,你現在很得意,是吧?深受袁公路器重,還依托裙帶,馬上有兵有地,嫌我做事沖動,你看不起我這個軍旅出身的莽漢,對吧?你将成為袁術的大将,比我孫策還高一頭。。。你出身好,有家世,通音律,懂禮儀。。。你覺得我沖動魯莽,不能成大事,你忘了我們在青丘上的盟誓,你說要和我一起縱橫天下共創大業,原來都是屁話。”孫策氣得揮動着拳頭在周瑜眼前亂晃。“我孫策最恨口是心非,見異思遷,說話不算數的匹夫。”
“伯符!你又喝多了麼?瑜自幼就許你一同創立不世功勳,何曾變過?你今天不分青紅皂白,上門來興師問罪,你也不看我正在幹最重要的正經事。”周瑜雖然憤怒得嘴唇微微顫抖,卻隐忍着不向孫策怒吼。仍然謹守着講話的禮儀,稱孫策為伯符,而非像孫策那樣對對方直呼其名。因為他們都已經成年,正式的談話稱呼對方的字而不是名是社交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