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孫策站在厲水河灘上,望着大軍的背影,離自己越來越遠。心裡沒有失望,沒有落寞,沒有悲哀,隻有一陣陣輕松和興奮。
經過一場和堂兄孫贲關于後撤與否的大吵,在吳景的調停回旋下,雙方達成了妥協。
由孫贲護送衆人的家小眷屬後撤到阜陽休整, 其中也包括吳太夫人和六個孩子。
吳景率領中軍駐紮雞籠山厲陽郊外,作為救援。
孫策堅持不撤軍而要強渡長江攻擊劉繇。孫贲把一部分孫堅的部曲還給孫策。願意随他攻擊的孫堅舊部盡數留下,還有徐琨孫河等親屬。這樣在厲陽的人馬歸孫策直接指揮的達到了五千人左右。
雖然糧秣還是最大的問題,但少了孫贲部和吳景部,剩下的糧秣還能堅持數天。最大的問題是戰馬和渡江的船隻。
長江波浪很大,此刻雖已經是早春,江面上仍然十分寒冷。
呂範把一件披風給孫策披上,“伯符,我們的糧秣隻有七天,七天之内或者得到外援,或者擊敗渡口的守軍。你可有什麼計較?”
孫策沉默了半晌突然問:“派出的沿江巡弋遊枭可有消息?”
呂範搖搖頭,他知道孫策是在想周瑜有沒有回信或者帶着軍兵糧秣前來。
不忍看孫策失望的臉龐,急忙說:“公瑾并無兵權,難以帶兵前來。”
“子衡難道不知,公瑾自己的門客如同部曲,被他訓練得勝過精兵。更何況我隻請他帶些糧秣前來。” 孫策漂亮的雙眸裡浮起一層看不透的薄霧。
呂範一愣,這不是自己熟悉的那個愛笑語無拘無束的孫伯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