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外面已經聚集了不少人,孫贲,吳景,孫河,孫靜,孫輔,徐琨等孫氏宗親姻親都在,還有程普黃蓋韓當等孫堅舊部,最外面是呂範,周泰和蔣欽等孫策招募的人。幾乎所有能帶兵的全部到齊,正在七嘴八舌地争論何時渡江。
“大哥,要渡江就盡快。否則劉繇得了信,加上秣陵守軍是強悍的薛禮,他們奪回牛渚,封鎖江岸,我們可就又被動了。”徐琨大聲說。他的臉正對着孫贲,顯然,這聲大哥叫的是孫策的堂兄,孫堅長兄孫羌的長子孫贲。孫贲作為孫家的長子長孫,比孫策年長十五歲,早就在孫堅軍中曆練,孫堅去世時他已經而立之年,袁術便把孫堅的部曲給了他。徐琨是孫策姑母的兒子,和孫贲孫策是姑表兄弟,故而也稱呼孫贲大哥。
“渡江?我們隻有周公瑾帶來的三艘樓船,其餘還有二十艘小舸,三艘樓船裝馬匹辎重就沒地方了,剩下的二十艘小舸每船最多十幾人,一次兩百人,要把大家渡過江去,少說也得十天。”孫贲看了一眼衆人:“不是我不想打過江東去,确實現在也沒有完全之策。”
“那以你之見呢?”吳景問。
孫贲眉頭緊皺:“我看還是穩紮穩打,加固水寨,把這來之不易的橫江津和當利口好好經營,修建成堡壘。打造戰船,隻要渡口在我們手裡,早晚能打過江去。現在貿然渡江,萬一潰敗,實力會大受損失,這兩個渡口也會丢了。”
孫策聽到這裡,早就憋不住了,跳上一塊大石台, 高聲大叫:“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如今我等大勝,若不乘勝渡江,會坐失先機!“
他聲音清亮高亢,少年豪氣,溢于言表,配上絕美的面龐,衆人為之一震,紛紛住口,目不轉睛地盯着孫策。
”哦?依伯符所見,我們該當渡江?“ 孫贲面帶一絲微笑,有些像老将看孩童一樣的表情。
”盡早渡江。最遲後日,整裝出發。“ 孫策斬釘截鐵。
”那船呢?“ 孫贲斜睨着孫策。
”阿贲,阿策,你們不要争論,我有個辦法,看行不行。“ 說話的聲音不高,卻挺有威嚴,大家這才注意到不知什麼時候,竹林旁站着一群女眷,其中有吳夫人和現在正在說話的孫夫人。孫夫人是徐琨的母親,孫贲孫策的小姑母。
”這厲陽附近的蘆葦長得茂盛寬大,十分結實,用蘆葦編織成席,做成筏子,一兩天内每人編好一隻一人飄乘的筏子不是難事,用繩子把筏子系在小船後,互相照應,可以同時渡江。“ 孫夫人說話慢條斯理,卻字字清晰,表述完整。
沉靜了片刻,不知是誰大喊一聲”好主意!“ 接着衆人紛紛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