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單膝跪地,雙手高舉,做出了将領承接主帥賞賜的姿态,孫策臉上滿滿的笑意,親手把古錠刀遞到他的手上。伸手拍拍周瑜的肩膀:“公瑾,你我兄弟這麼多禮幹嘛?你又不是我屬下。”
“既在将軍幕府,自當遵從軍令。周瑜忝受将軍厚賜,卻之不恭” 說完,周瑜恭敬地接下了古錠刀,轉身交給身後跟着的周峰,又沖着孫策一抱拳:“将軍,以後大帳内,除将軍外,所有将士不該佩刀劍。” 孫策點點頭:“公瑾細緻。還是說說你的想法,我們如何進軍?”
“将軍無需分心笮融,隻要拿下秣陵,進而攻擊湖熟,江承兩個要塞渡口,則曲阿唾手可得。” 周瑜指着地上的與圖,仔細講解進軍線路和作戰策略,時不時有些人提出疑問,他不自覺地想用長劍在與圖上指示,手中沒劍,一把抽出孫策腰間的佩劍,指導給衆人看。
孫策竟然毫不在意,隻一心跟着周瑜的步驟分析軍情。隻是程普孫贲等人有些驚愕憤懑。
十餘天後一個傍晚,泾溪上一葉扁舟,懶洋洋地飄在金光閃爍的江面上。
烏篷船艙中,兩個少女撒嬌地依偎着母親,對面坐着一個漂亮的青年和一個看似憨厚的少年:“今天為娘在這遊舫上擺個家宴,是有話對你們講,不便為外人聽到。” 說話的是吳氏夫人,瞟了一眼船頭搖橹的老家人,“阿策,如今你堂兄叔父們都奉你為尊,聽你号令,這個局面可真不簡單。。。”
孫策仰頭飲了一盞酒,斜睨着母親身邊的兩個妹妹:“是你們倆撺掇母親來遊泾水的?有什麼話就快講!公瑾還等着我商議兵略呢。”
“今天吃酒,特意沒叫上公瑾。。。”吳氏頓了頓:“阿策,你們勢如破竹,拿下秣陵,伯陽國儀他們把春谷以東也盡數收入囊中,這些多虧了公瑾的籌劃謀略。眼看着曲阿指日可待,會稽吳郡也為時不遠,無需諱言,公瑾之才乃定國安邦之才,他若是和我們孫吳氏一樣,有諸多家族助力,何須俯首稱臣輔佐明主,他自己就可以效仿太祖斬蟒立國,以前在舒城時,鐘氏夫人就說過阿瑜一直為大楚惋惜,曾誓言建立吳楚盛世。。。他家族不幸,一代周氏英傑被董卓斬殺殆盡,才使如今的公瑾孤掌難鳴。所以當你和他志趣相似,又待他若兄弟時,才會如此奉不顧身不遺餘力地幫你。。。否則,北面曹操,西面袁紹,他去哪裡不能位極人臣?” 吳氏娓娓道來,不急不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