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孺子,真是無恥之極!”
周昕雖然是個文士,吵起架來卻好不遜赳赳武夫孫策。
兩個人都長跪而起,瞪着眼睛吵。
周瑜在旁輕抿了一口酒,淡淡道:“大漢養育了子民?怕是說反了吧,是千萬子民納稅交賦,才養活了大漢上至天子下至小吏的所有官宦。貴為廟堂之人,不感恩百姓的供養之恩,反以施恩者自居,是誰無恥?”
這雲淡風輕的一句話,立刻讓孫策精神一振,他吵了半天一直說不到點上,心裡暗暗佩服周瑜,到底是公侯世家,知道這些世族子弟的纰漏在哪裡。
孫贲孫輔孫河等孫氏族親聽說孫策跟着周瑜走了,紛紛趕來,守在帳篷外。
攻打會稽時,這個周昕已經逃走,不料他卻收拾了一支人馬前來偷襲,他們那支人馬根本不是孫策部精銳的對手,于是周昕就被擒到了孫策面前。周昕和會稽大姓盛家都嘲笑他一介瓜農之後,上不了大雅之堂。這可把孫氏宗族都氣蒙了,紛紛提議殺光這幫會稽大族。
孫策記着周瑜的建議,讓他在占領江東後組建一個由當地大族代表組成的幕府,仿效骊靬人之元老院,共長吳事。這才不理睬孫贲等人的建議,隻把周昕關了起來,等周瑜回來商量。
周昕引經據典,口若懸河,施展他清辨的功力,孫策是一個頭兩個大,幸虧周瑜在旁,旁征博引,絲毫不落下風,還每每把周昕駁得無言以對。最後,周昕竟然漸漸被周瑜說服,答應會和會稽四姓,尤其是著名的才子虞翻商量,一起組閣支持孫策。
“孫伯符,真有你的,能得廬江周氏的鼎力相助,我也就不說什麼了,想必你是有真本事的。” 周昕朝着孫策舉起酒盞,“望将軍真如公瑾所言,還江東郡縣吳越盛世。讓百姓安居樂業。”
孫策大剌剌地一飲而盡,用手臂一抹嘴:“這還用說,我有公瑾在側,焉能不事事用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