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台上,校長先生在快樂地報菜名,而主席台下,一片的鴉雀無聲。
“小學生”們面面相觑,親愛的校長先生,您不覺得那些個什麼“核工程師”、“等離子體物理學家”、“材料科學家”的頭銜和咱們“小學生”這個身份有那麼一絲絲的不般配呢?
——沒有啊,哪裡不般配了?
如果真有人那麼問,那麼校長先生就會毫無負擔地如此回答,因為他還真“認識”一個差不多就是在上小學的年紀就加入了人工太陽前期科研隊伍的天才。
在大緻羅列了這個人工太陽項目需要招募的人員之後,校長先生看了一眼台下石化了的“小學生”們,接着說道:“小城裡沒有足夠的人才資源和儲備,因此,小城打算向各個渠道請求人才推薦。”
人才推薦?
小學生們臉上迷茫的表情逐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絲了然。
是指……獵頭嗎?
回想起來,剛才校長先生說的,也确實是小城原本打算直接向社會發布這則消息,但被他截了,說這是個“好機會”……
額,這個“好機會”,原來是指搶先推薦人才,拿小城獵頭獎勵的“機會”嗎?
說到這兒,校長先生咧嘴一笑:“這種貼補家用的好機會,大家要把握住啊。”
“小學生們”内心吐槽:誰缺那點錢啊!
吐槽歸吐槽,但畢竟台下的這些“小學生們”各個“多才多藝”,有不少人瞬間就明白了校長先生話裡的深意。雖說絕大多數的“小學生”們的入學動機不純,個個都有多重身份,都是不能為外人道的,但……問題就出在這個“絕大多數”之上。
當一所學校的九百多名師生裡八成都是特工和間諜,這身份哪裡藏得住。
因為濃度實在是太高,這就導緻無論是在校園裡,還是課堂上,氣氛總是古古怪怪的。就連那些因為忙于學術和研究而對小城相關的“八卦”不感興趣的代課老師們也在一周之内就大緻隐約了解了班級裡的狀況,那麼想必,校長先生也是心裡有數的吧。
既然知道他們大多都在吃公家飯,所謂的“貼補家用”也就無從談起了吧。
那麼,難道,校長這是在……“隔空喊話”?
校長先生微笑着繼續說道:“大概就是這個情況,如果有推薦的,列個單子交到校長室來,時間……截止到下周一吧。”
說完,看了一眼腕表,時間差不多了,可不能妨礙教學工作,于是收尾道:“大家還有什麼疑問嗎?”
話音剛落,就有人舉起了手,他舉得高高,舉得筆直,大有一種你不點名我就一直舉着的堅持。
“這位同學,請說。”
早田校長先生示意,站在操場旁的一名代課老師就将麥克風遞了過去。
那人拿到麥克風,試了試音,先是向校長先生問好,然後直入主題:“我想請問一下,小城的這個人工太陽項目,建造的是實驗堆嗎?”
這個提問也引起了其他“小學生”們的興趣,他們豎起耳朵,等待主席台上校長先生的回答。
所謂“實驗堆”,就是指在核能研究中,為了取得物理、熱工或是工程數據而建立的反應堆。這種反應堆,地面上的許多國家,像是美、俄、中、法等在核能領域有着突出科研能力的國家都有,根本不稀奇。
那麼,小城裡的這個人工太陽……也就是核聚變反應堆項目,到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