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輪的政令評審會順利閉幕之後,管理員就回到了她的辦公室,窩在她那張花巨資采購的辦公椅裡翻閱着遊戲的成就列表。
随着小城的終極建築“人工太陽”完工,遊戲也就進入了終局階段。對于一個模拟經營類遊戲來說,終極建築落地也隻是意味着開荒期結束,接下來才是真正的開始。
——歡迎來到小城!
成就完成進度:12%。
管理員看到這個進度條,先是一愣,接着就是高興。
好好好,我人工太陽都落地了,成就才完成了十分之一,看來,制作組在這個遊戲的終局玩法上下了不少功夫。
steam大促入手,這錢花得值啊。
粗略看了一圈,管理員隻覺自己這一局打得極其功利,簡直就像是在打速通模式,就奔着人工太陽去了,這就導緻小城的發展極不均衡,建築物和科技樹清單上有大量的灰色未解鎖項,城内景色也十分割裂。
高聳的人工太陽塔和低矮的貧民窟能同框出鏡,也算是奇景了。
管理員瞬間就打定了主意,接下來,她要把基礎成就都清一波,例如,解鎖遊戲裡所有的建築物、點亮整顆科技樹、在小城裡建造所有的建築物。把這些整完,城内景色應該就會好看許多了……
其他的,還有一些零零碎碎的成就,像是人口相關的、交易相關的、電力水利系統相關的,公共交通設施相關的……
管理員看得眼花缭亂,反正都是在小城變成“完全體小城”的過程中就會自動解鎖的成就。
至于其他的整花活成就,管理員都沒去細看,那些等遊戲進行到大後期再去研究吧。
突然,一陣嘀嘀聲打斷了她的思緒。
她擡眼看過去,就見界面上方彈出了一個标着大大感歎号的消息體。
嗯?什麼情況?
管理員一下子坐正了起來,将時間暫停,然後點擊消息體,界面就跳轉到了小城的地圖。
“這是……”
隻見地圖上的建築物圖标頂部紛紛出現了電力不足的提示,包括西區的政府大樓,北區的居民區和醫院,而東區剛剛成型的工業區更是重災區,電力不足的紅色小三角提示牌層層疊疊,幾乎連成了一整片。
電力不足?
小城的人工太陽不是已經落地了嗎?怎麼又缺電了?
工業區那密度明顯高于其他地方的“電力不足”提示牌讓管理員瞬間就有了判斷——一定是工業用電激增導緻的!
再一查,管理員就發現,光今天一天内,就有二十三家新工廠開工。
好家夥,一來就上強度,給自己來了這麼一出,電網剛鋪好沒多久呢。
管理員不知道他們就是故意卡着政令評審會前的那一刻開工,為的是争取或保住評審會的席位,用突如其來的大筆貢獻值入賬把競争者給按下去,她隻内心感歎說,真是太不湊巧了啊。
不,搞不好這也是制作組的陰謀,也怪自己經驗不足,沒意識到工業用電和居民生活用電的電網應該分開,不然工廠的工業用電緊張,就直接沖擊到了居民生活用電,自己圖方便就把它們規劃在了一起,結果就被制作組偷襲了。
既如此……
管理員迅速在地圖界面上操作了起來,她把居民區的供電線路獨立出來,由地熱發電廠直接供電,優先保證居民生活用電。
而其他區域的電網就由人工太陽塔供電。
但這樣也解決不了電力不足的問題,不如說,更糟糕了。地熱發電廠供應居民區用電綽綽有餘,那也就意味着工業用電更加捉襟見肘了。
于是,管理員打開了人工太陽塔的設置界面,準備給人工太陽塔加發電機組。
在發電機組的管理界面上,管理員能看到用電缺口,目前,小城的人工太陽塔内共設有10台發電功率為1500兆瓦的發電機組,而用電缺口顯示,管理員還需要增設12台發電機組才能補上用電缺口。
管理員沒去細想這個用電規模有多離譜,遠不是那幾十座工廠就能造成的,其中必有貓膩,她隻把這個突發事件當成了遊戲給玩家發布任務——為人工太陽塔增設12台發電機組:0/12。
得想想辦法……
看着發電機組的購買項下那标紅的價格,管理員隻能在心中感歎,果然如此!
自己強行推動人工太陽塔落地,導緻小城偏科嚴重,财政基礎薄弱。盡管在地面上的各個國家、還有外星人們的支援和幫助下,硬是讓人工太陽塔落地了,但固定費用,像是建設費之類的還是逃不掉的,眼下,城市資金……真的不寬裕,連一台發電機組都買不起。
怎麼辦?
管理員回到小城的管理面闆,将目光投向了“财政”一欄。
那還用說嗎?當然是發債了——發行債券,問小城居民們借錢,把這一關挺過去再說。工廠停電的影響實在是太壞了,且不說會導緻生産中斷和效率下降,還會有設備損害的安全風險,就說影響企業信譽和投資者信心,進而對小城的經濟造成損害,管理員就無法接受。
借錢又不丢人,小城現在有那麼多企業和工廠,還款能力杠杠的,債券絕對賣得出去!
于是,管理員理直氣壯地設置了債券,點擊發布,正如她預料的那樣,幾乎是眨眼間,債券就被搶購一空,小城的城市資金也瞬間充裕了起來。
有了錢,管理員立即回到人工太陽塔的設置界面,購買了12台發電機組,給人工太陽塔裝配了上去。
看着地圖上“電力不足”的提示成片成片地消失,管理員長長地舒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