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這批人就要出發了。出發之前劉辰還允了各自的家人前來探望,隻是有一點,來送東西可以,不可以在營地内大哭,并且要分批次接待,争取将影響将到最小。此時正是大家精神高度緊張的時刻,這時的哭聲極有可能造成營嘯,到時候将悔之晚矣。
其實劉辰也不是不知道這樣規定有風險的,但他還是選擇了這樣做,可以說是有點子聖母婊了。可能還是過不了心理上的那一關吧,作為五星紅旗下長大的現代小青年,他實在是有些不忍讓這麼多人去送死,對,就是送死!
這次作戰的對象是南蠻,南蠻多山,這與抗日戰争時期遠赴重山的日本鬼子不一樣,他們同樣是一批山裡長大的人,更有甚者,他們對于山林的了解和掌控比這裡的人還要好得多。所以,這根本就不是一場遊刃有餘的遊擊戰,相反,這更像一場以命換命的“送死戰”。
正是清楚這一點,劉辰才不遺餘力的想要多補償們一些,不管是從吃食還是裝備上都沒有任何的舍不得。這次給他們裝備了不少現在剛生産出來的撞擊式手榴彈,還有每人足夠吃上十來天的幹糧。
臨近出發,有一個排的排長叫楊大全的過來找他,問能不能将之前生産手榴彈過程中練做出來的殘次品給他們帶上,雖然這些殺傷力不大,但炮彈所發出的巨大聲響也能震懾住敵人,劉辰自然也無有不應。
他們在天蒙蒙亮的時候就背着劉辰特制很多作戰包上路了,劉辰不由得在心裡祈禱,這樣好的小夥子多回來幾個吧,他絕對讓他們過上衣食無憂的日子。
另一邊,劉辰最先開始規劃的幾輪陷阱也快接近尾聲了,現在就是加緊趕制火藥,等到真正兵臨城下的時候,這将是他們最後的籌碼了。
幾天之後,城外陷阱終于完工,劉辰決定親自去看上一眼。當然,他不會孤身前去,他是直接帶了一支接近兩百人的護衛隊去的。
一一看過自己主持設計的三重防禦,最令他滿意的莫過于第二道防線碉堡樓了。早在決定與南蠻硬剛一場的時候劉辰就仔細地在回憶當時軍事課上講的碉堡的結構。
雖然已經過去了幾十年,這些東西卻一點都沒有忘,這得益于當時教這門課的老師太過于“兇殘”,使他至今都能記得那老師選上的那幾個章節。沒想他所說的“你所學的東西将來都是用得上的。”應驗到了這裡。
劉辰很清楚,要使這層防禦更為堅固,更重要的是碉堡内各個部位的指揮者,所以劉辰給每個位置的指揮官都做了培訓,并且叫了指揮官的下級也跟着旁聽,這是為了避免戰場上指揮官挂了的情形,畢竟戰場上瞬息萬變,什麼意外都有可能發生,最可怕的莫過于群龍無首了。
被劉辰派出的那四千人在出城一百裡左右就開始分頭行動了。按照劉辰最先派出斥候回報的方向和相應的人數做出了隊伍的調整。這楊大全和他的那一排便被分到了敵人數量更多的東面。
楊大全和一個連的張二貴是同村的,兩人在隊訓時因為成績一直不錯,都當上了排長。此次又被分到一起,二人自覺抱上了團,打算一起行動。
在兩支隊伍繼續往前行進時,自前方密林處突然射出了一隻短箭,随着箭矢的方向看過去,那隻箭精準的射到了一隻白色的兔子上,可是放眼望去卻看不到射箭人的身影,看到的人均覺心裡惴惴,于是楊大全打手勢下令衆人就地隐蔽。
經過之前的訓練,衆人對于服從命令這一點算是做得非常不錯了,現在已經是下意識的長官說什麼馬上就去執行。就這樣過了半個時辰,在衆人腳都快蹲麻了的時候,一支約莫五六百人的隊伍進入了大家的視線。
顯然,剛剛那一箭就是這些人射的。在走進片四周高中間低的林子時楊大全就觀察過,他們這一處是視野最好的,看得最遠不說還利于隐藏。鑒于天快黑了,這一群人顯然不打算繼續往前走了,正在四處清理地面的野草和小樹苗,準備就地休息了。
看出下面這群人的意圖那就更不能輕舉妄動了。于是,他們一行人就保持或蹲或坐的姿勢等到夜幕降臨。
底下的人吃好飯後就各自進了早就搭好的帳篷休息去了,不知道是他們太過輕敵還是什麼别的原因,這些人隻留了二十人看着篝火,竟是無一人巡邏守夜。
這可給了楊大全等人可乘之機,一場激戰再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