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制作鏡子的想法,那玻璃就是必須要先做出來的。
拜前世上初高中時抄寫課本和資料所賜,劉辰至今對于化學書中所講的化學方程式和各類化學物質的推導類題目記憶猶新。所以他清楚的記得制作玻璃的材料有石英砂、石灰石、純堿、長石、硼砂等。而他們的大緻比例則為石英砂占百分之五十到七十,碳酸鈉占百分之十到十五,是灰色占百分之五到十二,助劑和着色劑占百分之一以内。
所知這制造玻璃的難度并不大,可劉辰卻并不想馬上将正确的配比告知他們。而是給他們制定任務,讓他們自己去摸索、總結。
劉辰為了解釋這東西的由來,編了一套經典的開場白,“從前啊!有位遊方術士經過呂陽郡,正好遊曆到劉家門口,他說呀,曾經他在煉丹的過程中無意發現将石英沙、硼砂、石灰石等物質相融合能得到一個晶瑩透明的東西。其質堅硬、易碎,晶瑩剔透、美妙絕倫。”
“隻一點,他在做出過一次之後再難複制,這到底是老道士随意編造還是确有其事呢!”劉辰淡淡掃了一眼衆人,又接着講。
“開學之初我就講過,我校開創工學是為了探索世間之未知,探求事物之真理。我們現在有的種種成品皆是我們的老祖宗一點點嘗試得來的,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标準,也許道士有此一說并非空穴來風,也許他隻是一時眼花就再難複制。那麼今天就交給你們一個任務,老規矩,還是五人一個小組去嘗試制作這項器物的方法!誰先做出來可是有獎勵的,至于獎勵是什麼我先不說,我就在此靜候你們的佳音了。”
劉辰說完就揚長而去了,他反正是知道最終結果的,到時候再做出來也來得及,所以他可是一點兒也不着急。
劉辰剛走,工學教師裡就激烈讨論了起來,無他,他們又要開始抽簽了。
自開學以來他們已經開展過不下十次這樣的“實驗”了。他們所有人早就習慣了這樣的實驗方法,劉辰提供思路時,他們就按照思路逐一實驗并記錄實驗數據和實驗結果,形成可複制的實驗,便于大規模生産和實施。劉辰不提供思路時,他們也可以天馬行空想象,仔細的摸索,争取給出一個滿意的答案。
劉辰對于他新招入這一批學生很是滿意,他們是一個全新的“實驗人”,對所有東西都充滿了好奇,沒有了外界事物的吸引,他們能夠沉下心來一步步驗證實驗。再加上本就出身匠戶之家,自帶“工匠精神”,簡直是最好的一批早期理學家。
在這個約莫五十人的小班裡,有兩個女孩家裡是做織布、染布生意的,平時也做些刺繡的活,因家中無男丁,這次去招收的時候她們因手巧且靈活所以被招了進來。經過了兩個多月的相處,她們已不像初來時的拘束,已經很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并為自己的觀點據理力争,這一點是十分讓人驚喜的,環境是可以改變人的,而這樣的改變正是劉辰所需要的。
恰巧這次陸錦和陸繡正好被分在了同一個組裡,與他們一組的還有家中做燈籠的許世甯,家中做粗瓷的劉窯,以及家中打鐵的盧鐵頭。
盧鐵頭看着自己隊伍裡分來了兩個嬌滴滴的姑娘,心中不免有些不舒服,他認為,做啥器物是他們男人的事兒,女子力氣狹小,能做些什麼!
心裡這樣想,臉上也帶來了些不忿出來,大咧咧的問道:“石子兒怎麼可能變成透明的呢?又怕是校長在诳我們吧?這種事也不是第一次了?”
陸錦等人皆是在皺眉思索,聽聞盧鐵頭的話衆人不由得翻起了白眼,一起相處兩月餘,誰還不知道誰,這家夥就是嘴上這麼說罷了,心裡比誰都想驗證,可不是個說白話的人。
許世甯是個跳脫的性子有意戲谑他一番,道:“既然你認為校長是開玩笑随便所說的,那我們可自去實驗了,鐵頭,你一個人好好休息去吧,等到校長問起,你就直接說你認為校長随口說的,這事根本就不可能!走,咱們先走咯!”
盧鐵頭被許世甯一番話堵得臉憋得通紅,終于是沒有開口再說什麼喪氣話。無奈問道:“你們說有什麼法子吧,反正我現在是沒有頭緒的。”
見盧鐵頭服了軟衆人也沒多做糾纏,紛紛發表起了自己的意見。最先發話的是劉窯,“既然咱們要把一堆石子變成晶瑩透明的東西,那必得先把它融化才行,隻有将其融化才能改變它的性狀,就跟鐵牛打鐵一樣,你們說是也不是?”
陸錦回道:“是這麼個理兒!校長說這個東西是煉丹術士練出來的,以後同樣的東西卻再難煉出來,這其中一定有改變了的東西,煉丹爐同一個時期幹濕應該差不多,唯一可能影響的就是人為的因素,這樣一想就隻有溫度了!”
盧鐵頭突然大叫起來,“對,一定是溫度,我爹每次打鐵的時候少不得要給鐵燒軟了,這個重塑就跟打鐵是一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