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二人走遠,父子兩繼續往皇城外走。
秦柏拍了拍秦熠的肩膀:“陛下吩咐之事要注意分寸,别将人逼得狗急跳牆了。”
秦熠想起林鴻軒那狗賊,冷哼一聲,應道:“我知道的,爹。”
秦柏見兒子臉色不虞,叮囑道:“待會兒我去一趟兵部,你回去……”
“熠哥哥。”
秦熠擡頭,見甯玉瑤坐在皇城外的馬車中對他招手,秦熠立馬把話還沒說完的親爹抛到腦後。
秦柏磨了磨牙,暗道臭小子皮又癢了。
秦熠笑得一臉不值錢的模樣跑到甯玉瑤面前:“明安,你怎麼在這裡?”
甯玉瑤仔細打量秦熠一番,見他無恙,但身上隐隐有藥味兒,于是問道:“我聽說你遇襲了,出來時遇上秦府侍衛,說你已進宮面聖,就特地在這裡等你。熠哥哥,你傷勢如何?”
秦熠自然不會說實話,輕描淡寫地回道:“放心吧明安,幾個宵小罷了,哪是我的對手,就受了一點點小傷,母親已經讓人給我上過藥了,你看我,好着呢。”
甯玉瑤見他神色自若,不像說謊的樣子,這才放下心來,笑着道:“那就好。”
秦柏也溜溜哒哒走了過來,向甯玉瑤行禮:“見過郡主。”
甯玉瑤回了個晚輩禮:“秦将軍安好。”
秦柏微笑着問:“郡主可是要回府?正好可以讓秦熠護送你回去。”
甯玉瑤眉眼彎彎:“那就有勞熠哥哥了。”
秦柏從兵部回來,直奔秦熠的院子。
秦熠懶洋洋地躺在院中花藤架下的躺椅上,手中把玩着一顆鴿血紅寶石和一塊金色的石頭原料。
秦柏拍了拍兒子的肩膀:“這次出去遇襲是為了這塊寶石的事情,你沒告訴明安郡主?”
秦熠擡起頭,有些詫異地看着他爹:“我遇襲和這塊石頭有什麼關系?這次是我主動入局,受傷也隻能怪我自己學藝不精。況且沒有這次,那狗東西還會找其他機會,平白說出來除了惹明安心煩,還能有什麼用?”
秦柏不禁對兒子刮目相看,他發覺自己真是小看這臭小子了,往常有點破事尾巴就翹到天上,跟明安郡主顯擺個沒完,這次這麼大的事兒反而一句話都不說。
秦柏欣慰地看着自己兒子,分得清輕重,不錯。
閑聊完家事,秦柏正色道:“林鴻軒的事你有何打算?”
秦熠心不在焉地摩挲着手中的兩塊料子,嗤笑:“他不是恨我壞他好事嗎?那我就再多折一些他的手下,我倒要看看,這林鴻軒究竟是什麼來頭。”
林宅外,一個穿着破爛麻布褂子的幹瘦老乞丐四下張望,再三确認周圍無人後,悄悄潛進林鴻軒屋内。
“少主,自二月起到現在,不足一個月的時間,我們的暗樁已被秦熠拔除了大半。”老乞丐焦急地說。
“又是秦熠……”林鴻軒此刻的模樣與往日截然不同,他眼底青黑,眼中布滿血絲,不複以往清隽俊逸的模樣。
從承武十五年除夕前夜,清雲山暗探被俘開始,林鴻軒簡直諸事不順,北穆交與他的手下折損大半,最近那邊對他也很是不滿。
林鴻軒此刻困獸一般,在房間内焦急踱步。老乞丐被他這幅模樣吓了一跳,開口勸道:“少主,我們回北穆吧,何苦在這裡受這種苦,待您回北穆繼承王位,到時候我們再揮兵南下,奪了這雁京城。”
北穆……
林鴻軒苦笑,若他真能以北穆為退路,何至于被逼到如此境地。
老乞丐不解,為何少主身為北穆王獨子,卻不願回去繼承王位,而要一直耗在大宸。前些年還好,自從去年少主打上明安郡主的主意後,少主所謀之事便再無一成功。
不過半年時間,北穆辛苦十餘年在大宸打下的暗裝被拔除大半,老乞丐心中何曾不氣,可北穆王隻有少主這一個兒子,将來必定是少主繼承王位,老乞丐别無他法,隻得繼續效忠林鴻軒。
老乞丐見林鴻軒不願回北穆,北穆王此時也身強康健,便不再提及回去的事,轉而勸道:“少主,不如先休養生息,暫時蟄伏起來吧。小的擔心秦熠會順着暗樁懷疑到您頭上來,那可就糟了!”
“秦熠?就憑他?”林鴻軒輕蔑地笑了,“一個空有蠻力不長腦子的武夫,他沒這麼大的本事。不過,任他繼續這樣破壞下去也不是辦法,再派一幫人,不管用什麼手段,一定要将秦熠給解決掉。”
老乞丐見林鴻軒聽不進勸,心裡歎息,能被北穆軍士懼怕的“鐵力士”怎麼可能是一個沒腦子的武夫?
但老乞丐不敢違抗少主的命令,隻得領命離開。
誠國公府中,甯淵特邀秦柏父子一同聽暗衛送來的新消息。
甯淵微微一笑:“北穆王的兒子?有意思。”
甯玉瑤在旁默默聽着,心中恍然大悟。難怪北穆人會心甘情願聽林鴻軒差遣,擁立他為帝。
秦熠皺眉:“從未聽說過北穆王有兒子,在定州那些年,我隻聽聞北穆王後生了個女兒。”
秦柏垂眸沉思:“北穆王後還是王儲妃時十分善妒,我曾聽安插在北穆的探子報告過,北穆王儲妃經常打殺被北穆王儲寵幸過的婢女,或許林鴻軒的生母就是其中之一。”
嘉陽長公主從書櫃上取出一疊資料遞給秦柏:“這是本宮派人去林鴻軒生籍地查到的東西,可惜他的生母化成一抔黃土,死無對證。”
秦柏在燭光下仔細翻閱嘉陽長公主搜集的資料。
林鴻軒出生時恰逢先太後崩逝、時局動蕩之際,當時大宸内有皇權更疊,外有強敵入侵,百姓流離失所。
在這亂世之中,一個自稱夫家受害的孕婦混入流民的隊伍,并未引起太多人注意。
林鴻軒生母跟随流民一路南下,最終在荔州一個偏遠的村落中安頓下來,她帶着孩子改嫁給了一個當地的瘸腿農戶,并讓孩子跟着農戶姓林。
林鴻軒七歲時,生母離世,瘸腿農戶獨自将林鴻軒養大。農戶家貧,并無錢财送林鴻軒進學,全靠林鴻軒自己去學堂偷聽開蒙。後來林鴻軒偷偷攢錢參加了縣試和府試,十一歲取得童生,之後,他的繼父便拼命做工攢錢供他讀書。
幸好林鴻軒天資聰穎,于十八歲時考取秀才功名,二十歲中舉,二十一歲被欽點為探花。
在他高中後,養父便積勞成疾去世了。
甯淵輕歎:“那些年大宸境内一片混亂,也不知道被混進了多少有心之人。”
大宸朝廷曆來對科舉考試極為重視,每次都會嚴格審查考生的身份和背景。然而,在那個動亂的年代裡,許多路引和證明文件遺失,為一些有心之人提供了可乘之機。
書房内衆人也深感頭疼,嘉陽長公主起身:“此事關系重大,必須禀報陛下,讓陛下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