赈災糧比預想中來得更快。
翌日午時。
祁晖珏與楊知府商讨了一上午在赈災糧到來前該如何安撫災民,沒想到,衆人正準備用午膳時,守城侍衛匆匆來報,益州軍押送着大批糧食到了掖州城外。
這一消息讓衆人欣喜不已,一時間都顧不上吃飯,紛紛起身出城迎接糧草。
而祁晖珏和甯玉瑤則在府衙安心等待着。
約莫兩個時辰後,楊知府回來了,他身後跟着戶部尚書和工部侍郎,以及幾位武将,應該是益州的将士。他們風塵仆仆,顯然是日夜兼程快馬趕來掖州。
衆人走入大堂,一進門就馬上跪地請安:“參見太子殿下。”
“快快請起,諸位一路辛苦了,快看座。”祁晖珏擡手示意。
“謝殿下。”幾人起身後便坐到一旁的椅子上。
戶部尚書姓劉,身材不高,略顯富态。他率先向祁晖珏禀道:“殿下,微臣離京之時,陛下曾下旨,命臣等一切事務皆聽候殿下差遣。”
祁晖珏微微颔首,而後問道:“諸位大人來得恰是時候,不知父皇此次撥了多少糧食予掖州?”
劉尚書答:“啟禀太子殿下,此次陛下共撥赈災糧十萬石,今日運抵的乃是第一批,共計兩萬石。此次益州軍派遣了一千名軍士前來運送糧食并協助殿下。抛去路上的損耗,如今剩餘一萬九千一百石。”
祁晖珏這些日子一直待在定州和掖州,對一個兵士每天所需糧草已大概清楚。
他在心中默默盤算,從益州到掖州大約二十日的路程,一千名兵士消耗九百石糧草,這消耗數量并不算多。
他微微颔首表示知曉,而後說道:“既然如此,我們當早日商定赈災事宜。”
衆人紛紛點頭,端坐在下方等候太子安排。
掖州城内現在災民滿地,街道上随處可見流離失所的百姓。為了安全着想,甯玉瑤不能随意出府。
無所事事的她和秦熠在大堂尋了一個角落坐下,靜靜地聽着衆人商議赈災之事。
甯玉瑤撐着下巴,目光一直注視着坐在主位上的祁晖珏。十二歲的小少年有條不紊地闡述着自己對赈災的見解,言辭流利,侃侃而談。
甯玉瑤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輕聲說:“珏兒真的長大了。”
秦熠聞言轉頭看向甯玉瑤,眼神中帶着幾分調侃,示意你也沒比太子大幾歲。
甯玉瑤自然能看懂他眼中的揶揄,瞬間柳眉倒豎,對他怒目而視。
眼看兩人又要鬧起來,甯玉瑤突然揉了揉肚子,隻覺腹中空空,饑餓感瞬間襲來。
秦熠一直關注着甯玉瑤,立刻注意到她的動作。他湊過來小聲問道:“沒用午膳?”
甯玉瑤搖搖頭:“本想等你們回來一起用,沒承想他們談起正事連用膳都忘了。”
她再度将目光投向主位上一臉嚴肅的祁晖珏,有些擔心:“也不知道珏兒餓不餓。”
秦熠聞言,皺起了眉頭,心中同樣有些發愁。但這不是定北軍更不是秦府,沒他說話的份,他隻能希望太子想起來要用膳。
但顯然祁晖珏早已将這事抛諸腦後了,絲毫沒有要停下的迹象。
甯玉瑤忘着祁晖珏這般專注的模樣,既欣慰又無奈。隻得趁着他們商量完一條對策,思考下一條赈災政令的間隙,站起身來,高聲提醒道:“殿下,你午膳未用,先休息一下,吃點東西再繼續吧。”
祁晖珏聽到甯玉瑤的聲音,微微一怔,這才看向一旁的沙漏,此時已至申時末,他說道:“那就先擺膳吧,是孤疏忽了,諸位大人一路辛苦,用過膳後我們再繼續商議。”
衆人連忙起身道:“不敢,此乃臣等職責所在。”
晚膳已經準備妥當,桌上的菜肴十分簡單,僅有一些易于保存的耐旱瓜果以及少量葷菜。
楊知府清正廉潔,府中食材有限,縱使府上大廚有心做出一桌色香味俱佳的菜肴,卻也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這桌上僅有的幾個新鮮肉食還是秦熠買來的,他為了哄甯玉瑤多吃些,特意去城外富商的莊子中斥巨資買來一隻活雞和幾尾鮮魚。
甯玉瑤一人自然吃不了這許多,便拿出來讓衆人一同改善生活。
不知是因為餓極了,還是秦熠買來的新鮮食材的緣故,甯玉瑤今日比前些日子吃得稍多些,這讓秦熠很是心滿意足,暗忖明日隻要太子不出府,他便再去外邊尋些吃食給明安。
茶足飯飽後,衆人在膳堂稍作休息。